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真没这么想过
李正低声说道:“就是大虎的口味有些重,是不是辣椒粉用太多了。”
李泰吃下一口羊肉串说道:“还行至少比程处默那样的好多了,那家伙吃饭喜欢辣椒拌饭,辣椒都比饭还多,简直就是一个牲口。”
李正回到自己的小屋中,打开系统面板看着如今的泾阳情况。
属地:两万亩,人口两万八千五百。
任务:人口增加至三万。
任务奖励:图书馆三阶段。
再看列表中,农作物三阶段,图书馆二阶段,药店二阶段。
还有四千多吨的铁矿还没用。
算上户部刚划的土地。
属地面积也增加到了两万亩。
如今大唐铁矿利用率很低。
在使用的过程中平白消耗的也很多。
其实大唐的冶铁技术并不低。
但是利用率却很低。
五斤重的铁矿也只能堪堪打造出一把匕首。
其中原本不用过多耗费的铁料也随之耗费了。
李义府走来说道:“长安令,新划出来的地已经都归置好了,要不要去看看。”
“当然要去看了。”
把正在吃羊肉串的李泰丢在马圈,李正跟着李义府来到村子的东南角,这里李世民新赐的土地。
这一片倒不是荒地,是用来种粮食的好地。
而且土豆和番薯也不挑地。
老村长也带着几个村民正在看着这片土地。
李义府低声说道:“长安令,这片地真的要用来建造印书坊吗?”
李正笑道:“有地当然是用来种田的。”
李义府小声说道:“陛下不是说,这些土地都是用来给印书坊的吗?”
远远看着老村长带着乡亲一路走一路笑。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陛下有下旨说让我一定用这些土地来扩建印书坊吗?”
李义府摇头,“好像是没有。”
“那不就得了。”
“可是若是陛下前来过问。”
“土地当然要充分地利用,再说了就算是这么大的地都用来扩建成印书坊,需要建设多少印书工坊?我们泾阳现在的人手能够分配的过来吗?”
这么一说李义府也思索了起来,确实是这样,如果真按照陛下的要求把这五千亩的地全部用来建设印书坊。
规模会非常的大,需要用到人手也要增加数千人吧,若是按照现在泾阳印书坊。
光是如今的印书坊从造纸,排版,修订,一共有三百多在这个印书坊忙活。
若是这五千亩地全部用来建设印书坊,需要的人手说不定要几千上万。
泾阳现在的人口也才多少?
这么一说李义府的脑子一醒确实不够用。
李义府小声问道:“长安令,这个差事怕是办不成啊。”
李正稍稍点头。
李义府又着急说道:“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是不是还要招人。”
李正很想一巴掌打在李义府的脑门上,无奈说道:“招人招人,招人又要费钱,你以为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李义府苦恼着说道:“那要如何是好。”
李正坐在一块石头上说道:“陛下让我扩大印书坊只是给我了一块地,他不用出钱也不用出人?什么事情都想让我来做?他倒是想的挺美。”
看了一眼四下,李义府说道:“长安令,这种话未免有些大逆不道了。”
李正看了一眼长安方向冷笑说道:“他又听不到。”
李义府还是有些担心,“可是陛下交代的事情,我们办不到该如何是好?”
“他想要的是扩大印书坊吗?其实他真正想要的是印书坊的产量。”
李义府点头,“陛下想要长安令扩大印书坊就是觉得印书坊能印的书太少了。”
“用数量庞大的工坊来堆砌来增加产量,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笨的方法。”
李义府说道:“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今日我就大发慈悲来给你上一课。”
“在下愿闻其详。”
李正开口说道:“用规模提升的生产效率是一种消耗且极其庞大的工程,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原先的好几倍,是一件非常实力不讨好的事情,与其说这样不如用技术来改变产量。”
李义府点头认真地听着。
李正接着说道:“工程的核心是技术,技术决定很多事情,你看现在长安的印书坊和我们泾阳的印书坊的差距有多大。”
李义府想着说道:“据说是十多倍。”
“那就是了,因为我有活字印刷术,他们没有。现在我的效率是他们的十倍,那么我们继续改变技术来提升产量是不是可以把效率提升数十倍?到时候不需要几千亩扩大规模,用几十亩地多建一个印书坊就可以达到陛下想要的产量。”
“规模可以提升产量,但得不到技术的革新,明明可以做四两拨千斤的事情,为何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李义府听了如剔骨灌顶一般醒悟过来,开口问道:“敢问长安令可有妙策了?”
“当然有了。”
“敢问是何妙策。”
“活字印刷机。”
“什么鸡?”
李正感慨道:“说了你也不会懂的。”
李义府有些摸不着头脑,“长安令的话还是一样的高深莫测,在下佩服。”
“一言不合就拍马屁,我也挺佩服你的。”
“长安令过奖了。”
许敬宗现在一直都在忙着记者的事情。
每天都有很多的情报送入泾阳。
最近许敬宗天天都在忙着整理这些情报。
李正回到马圈,看着正在整理一份份书卷的许敬宗。
见到李正回来,许敬宗连忙说道:“长安令,这是关于永嘉公主的。”
接过这份书卷,李正看着上面的内容,永嘉公主与长孙无忌竟然有接触。
李正放下书卷,“我怎么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许敬宗问道:“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你说我是不是不知不觉建立一个情报组织?”
许敬宗思量着说道:“情报组织?倒是个好名头,长安令招募这些记者的原因不就是为了情报吗?”
李正摇头说道:“错了,我那是为了记录长安的民风淳朴,记录人世间的真善美。”
许敬宗中肯地点头,“长安令说得对,如今我们的眼线都已经远到吐蕃和西突厥。”
李正惆怅着说道:“我真的没有这么想过。”
(https://www.mirenxs.com/mi/12344/629036180.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