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5章 第5章

第5章 第5章


朱元璋和几个老哥们闹了半宿。陈标支撑不住,早早回去睡觉。

        睡觉前,他指挥朱文英和几个粗壮家仆把朱文正、朱文忠两人拖走,硬灌了醒酒汤,让他们早点休息。

        陈标老气横秋:“你们不要年纪轻轻就学了他们那耍酒疯的坏毛病,会危害你们的仕途。”

        朱文正和朱文忠被一三头身小孩训斥“年纪轻轻”,还双手放在膝盖上连连点头,朱文英忍俊不禁。

        第二日,朱元璋一脚踹开压在他身上的汤和,又从腿搭在汤和身上的徐达身上跨过去。

        李贞捧着热汤走进来:“国瑞,醒了?喝点汤醒醒酒。”

        朱元璋将汤一饮而尽,抹了一下嘴,道:“肯定是标儿熬的汤。”

        李贞不由笑道:“这你都能喝出来?标儿天刚亮就早早起了,给你在厨房备了汤饭后,就去了亭子里借着天光读书。”

        “我儿就是这么勤奋。”朱元璋先得意,然后心疼道,“他年纪这么小,要睡饱了才能长身体。书早读晚读有什么关系?我儿可是神童,读书的速度是别人几倍,哪差这点时间?还有,他怎么在外面借天光读书?我老朱……老陈再穷,这点灯油还能少了他?”

        朱元璋得意一句,心疼的话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

        李贞哭笑不得,道:“你先吃过饭,再去看他,亲口问他。标儿大道理一套一套,我可说不过他。”

        朱元璋气势汹汹道:“等我吃完饭就去训他!”

        李贞看着朱元璋甩甩袖子,衣角滚滚的身影,哑然失笑。

        徐达和汤和勾肩搭背打着哈欠起床,在屋内听完了朱元璋和李贞的对话。

        汤和挤眉弄眼:“老大看着气势怎么凶狠,咱们打赌,他会不会去训标儿?”

        徐达接过下人端来的汤碗一饮而尽,砸吧着嘴道:“谁和你赌?老大怎么可能训标儿?标儿这手艺啊,不愧是天上下来的神仙童子。一碗普普通通的醒酒暖胃的汤,也能被他做成绝佳的美味。”

        汤和这才喝汤,喝完把和他勾肩搭背的徐达一推,撒开脚丫子追随朱元璋而去。

        他明明是怕朱元璋胃口太大,把他那份早饭吃了。但看他挥动着大手喊着“大哥大哥”的模样,还以为他要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呢。

        徐达一个踉跄站稳了身体,骂道:“标儿还能少我们一口吃的吗!你急什么?”

        李贞大笑:“快去吧。今天标儿蒸了大包子,为了给你们惊喜,包子馅的种类可多。你就不怕他们俩把包子挨个咬一口,选哪个更好吃?”

        徐达脸色一变,也冲了过去。

        李贞笑得更大声了。

        抢完了包子,徐达和汤和又从剑拔弩张恢复勾肩搭背,出门各回各家暂做休息,准备下午开会。

        朱元璋则去“训”儿子。

        他蹑手蹑脚走到陈标读书的地方。

        虽现在是最热的六月,小孩子畏寒,陈标早晨出门时披了一件棉布袍子,脑袋上还戴了一顶老虎帽。

        朱元璋一看那老虎帽的模样,就知道肯定出自自家夫人之手。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他夫人绣老虎绣得可好,曾经给他绣了不少。

        朱文英抱起陈标,陈标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今天我们开始学《论语》的第一篇。”

        陈标年纪小,声音中气不足。

        他说一句,朱文英就高声重复一句,充当陈标的扩音器。

        亭子外专门种了一排树。现在树荫下坐了几排年龄各异的男女老少,面前放了一个小小的沙盘,拿着小树枝跟着小黑板写划。

        朱元璋不由停下脚步,躲在了墙角后。

        他回头问跟着他过来的李贞,悄声问道:“标儿这是?”

        李贞压低声音道:“标儿说,将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的过程,能更好的了解所学。”

        朱元璋怅然:“这样啊。但这些人学了有什么用?”

        李贞道:“标儿说,读书能明事理,读了就有用。”

        朱元璋脸上表情一点一点收敛,变成他在外人面前喜怒不惊的模样。

        “标儿这样做有多久了?”朱元璋道,“我竟不知道。”

        李贞那一张饱经沧桑的中年男人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调皮的神色,看得朱元璋眼皮子直跳:“标儿的惊喜,国瑞你亲眼看了才有意思。什么都从别人口中知道,多无趣?”

        朱元璋瞥了李贞一眼,然后继续看陈标操着一口小奶音,板着胖乎乎的小脸当小先生。

        半晌,他笑着转身离去,没有打扰这一群人读书。

        离开这座小院子的时候,朱元璋看到了躲在小院子拱门后面的侄儿和外甥。

        朱元璋给了鬼鬼祟祟的两人各一脚:“躲在这里干什么?”

        朱文正和朱文忠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朱文正先开口说话:“看到标弟在教人读书,不好意思去打扰。”

        朱文忠使劲点头。

        朱元璋板着脸道:“我又不是没给你们请过先生。你俩也读过书,有什么不好意思?”

        朱文忠挠着头道:“就是、就是感觉不一样。”

        朱文正道:“先生教我的时候我还能给他翻白眼。这么一大群人坐在下面听标弟讲课,我怎么,呃,连大气都不敢出。”

        朱元璋听到朱文正还敢翻先生白眼,就要撸袖子揍人。

        李贞赶紧拦住朱元璋,示意他不要打扰了陈标上课。

        朱元璋拎着侄儿和外甥离开。这两人也要跟着他一同去开会。

        朱文正和朱文忠跟在朱元璋身边窃窃私语。

        “我代替阿英陪着标儿的时候,岂不是也能给人当先生?哎嘿!”

        “有、有点紧张。”

        朱元璋背着手,抬头看了一眼六月万里无云的天空。

        他替地主家放牛的时候,天下还没完全乱起来。

        地主家开了族学私塾,他常趴在墙角边,听私塾中朗朗书声,心里十分羡慕。

        如果我老朱能当上皇帝,一定要天下人都能读书。朱元璋发了一个天真幼稚的雄心壮志,或许是今天肉包子吃得太饱,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玄武湖畔的军营正中央,朱元璋换了一身衣服,坐到了议事厅的最上首。

        他板着脸,面色凶悍冷漠,已经颇具人主的气势。

        在他左右手处,徐达和李善长分列位列前段,正不紧不慢地说着这段时间的战果和困难。

        徐达带着他一贯的面瘫脸,连语调都平稳地听不出起伏,与他打仗的风格一样稳。

        徐达身后,汤和头颅低垂,是众多将领中,显得最恭顺的人。

        汤和身后,是朱元璋另一个发小周德兴。

        周德兴似乎功劳立得太小,一直愁眉苦脸,眉头紧锁。

        除了与朱元璋最铁的三个发小之外,其他将领则按照官职大小依次排位,一个个都看上去特别老实。

        对面的文官们扫了一眼这群泥腿子“土匪将领”。每次看这群泥腿子在朱元璋面前老实的模样,他们就啧啧称奇。

        会议厅众人理了一番现在的情况之后,开始说起了之后的军事行动。

        现在红巾军名义上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

        韩林儿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傀儡。

        他爹韩山童是个神棍,信奉白莲教,到处对人说天下将要乱起来,弥勒佛要出事,起兵反元,还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

        虽然韩山童很快就兵败,有了他的起头,天下此起彼伏全反了。

        韩山童的部下中,刘福通势头最大。他在至正十五年找到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韩林儿为皇帝,国号“宋”,改元“龙凤元年”。

        这时候郭子兴正好死了,朱元璋收拢了郭子兴的势力,刚成为一方小势力主。

        为了让刘福通在前面安心顶着元朝的主攻势,朱元璋部也采用“龙凤元年”的年号,声称奉韩林儿为主。

        这也是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之一。

        刘福通立了韩林儿当皇帝后,成为元朝主要打击对象,一直在逃跑。

        前不久韩林儿封了朱元璋当江南这一片地方的中书省左丞相——甭管这是个什么奇奇怪怪的官,可能韩林儿和刘福通自己都不清楚。

        朱元璋此次回应天,就是召手下官吏商讨,要不要为了这个“左丞相”的帽子,帮韩宋一把。

        最后众人举手全票通过,我朱元璋部人少地窄粮少,是众多红巾军中最弱的小可怜,帮不了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你一定能抵挡住元朝的攻势,再续你家宋徽宗的辉煌。

        好了,下一个议题。

        朱元璋幽幽道:“缪大亨,扬州只剩下十几户人的事,你可知晓?”

        缪大亨惊骇:“十几户人?张明鉴闭门不出,里面的百姓应该逃不出来,怎么会只剩下十几户。”

        朱元璋抬了抬手,朱文正拔腿就跑,去找在议事厅外的朱文英。

        朱元璋眼皮子跳了跳。

        他这个侄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跳脱,需要好好磨砺。希望自家标儿能管好文正。

        朱元璋此刻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家标儿才五岁,朱文正已经二十四岁。若朱文正娶妻早,他的年龄都够当陈标的爹。

        朱文英陪同陈标读书之后匆匆赶来,在众位朱元璋手下得力下属下初次亮相。

        朱元璋的大部分属下们见到这个陌生的少年,本来挺纳闷,哪来的阿猫阿狗都能进议事厅吗?

        当朱文英自报姓名,叫“朱文x”的时候,朱元璋的下属们就收回了狐疑的视线。

        哦,大帅又收了义子。那没事了。

        朱文英条理清楚地将从扬州打听到的消息叙述出来,听得众人纷纷大怒。

        主张收降张明鉴的缪大亨跳得最高,怒发冲冠,求朱元璋派他去扬州杀了张明鉴。

        原本历史上,朱元璋应该先攻扬州,然后再入川,又取关中之地,今年才会平福建。

        但陈标要做海上生意,朱元璋就先集中力量把福建打了。现在倒了个顺序。

        不过张明鉴却没有多占据扬州几年。因为朱元璋跑去打福建了,一通蝴蝶效应之下,镇南王孛罗普得了元朝更多支援,在扬州多待了一两年。

        元朝军队退出扬州后,缪大亨才提议攻打扬州。

        朱元璋的部下们都知道自己比较弱小,行事都很苟。直接与元朝主力军对上的事,他们目前是绝对不会做的。他们只能跟在韩宋后面敲敲边鼓,再在南方抢些地盘,才能够勉强生活的样子。

        现在韩宋和元朝的交锋推进到了高丽、沈阳、开封一代,他们的手脚才放开了一些。

        扬州是漕运重地,他们肯定要攻占。

        众人商议之后,决定先包围,再劝降,然后以扬州城中事诛杀张明鉴。

        虽现在有不杀降将的规矩,但张明鉴在扬州的事一公布,朱元璋把张明鉴千刀万剐,其他人也不会说朱元璋不对。

        骗降什么的,只要脸皮够厚,剩下的交给朱元璋麾下的笔杆子就成。

        对张明鉴的处置废不了多少心思,他们现在愁的是,扬州已经变成了一座死城,要如何恢复扬州漕运中枢的功能。

        朱元璋麾下将领众多,能治理一方的文臣却很少。

        最先投靠朱元璋的李善长等人大多小吏出身,且都大多是淮西人。

        若让他们直接盘活一整座曾经繁华过的南方城市,至少现在李善长还做不到。

        那交给才投靠朱元璋不久的江浙文人?

        朱元璋非常不乐意。

        江浙文人向来看不起朱元璋和红巾军。

        在中原一带反元的时候,江浙士绅各个都是大元忠臣,拉起乡勇屠杀红巾军。

        现在韩宋打到了北方,许多蒙古人都打出了反元的招牌,江南士绅还是大元朝忠实的臣民,对起义军嗤之以鼻。

        直到朱元璋、张士诚、徐寿辉等势力把江南士绅砸了个稀巴烂,他们终于开始“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选新的主人投靠。

        但江浙文人都不选朱元璋,看不起这个朱乞丐、朱和尚。朱元璋是请也请不来,征了也辞官。

        比如后世被吹得神乎其乎的“浙东四先生”——刘基、宋濂、叶琛、章溢。

        直到朱元璋占领了大半个浙江,这群人终于开始急了。

        历史中,要到了明年,李善长多次向朱元璋强烈推荐“浙东四先生”,朱元璋才将这四人征召了来。

        之后这些人也藏着掖着,颇有些捏着鼻子强就了朱元璋的意味。

        所以朱元璋才会在建国后,封了江浙文人功劳最大的刘基一个阴阳怪气的“诚意伯”。

        后世电视剧中,多把江浙文人当做忠臣,淮西文人当做奸臣来描绘。一些野史也将明初“淮西”“江浙”两派文人争斗写得精彩纷呈。

        其实江浙文人在明初根本没能进入过皇帝的视野,完全没资格和淮西文人比。

        即便是洪武皇帝杀光了大半个朝堂,但也没想过让江浙士绅来充盈朝堂。

        所以江浙士绅聚在了朱标身边,试图从太子入手。太子朱标死后,他们大多继续跟随太孙朱允炆。之后被朱棣一窝砍了,再次沉寂。

        明中期后,他们才渐渐占据朝堂。东林党人们就是江浙士绅的代表。

        之后话语权被他们把持,各种野史和小说加成下,刘伯温成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甚至衍生出什么斩龙脉的传说,仿佛刘伯温成了地上仙人。

        连刘伯温被封“诚意伯”,也是李善长等奸臣捣鬼。明明李善长是刘伯温的伯乐。

        朱元璋知道江南士绅读书很厉害,文人们个顶个的强。以后他要当皇帝治国,肯定少不得江南士绅的支持。

        但至少现在,朱元璋牛脾气犯了,特别不想理睬这群人。

        他甚至看到江浙那群眼高于顶,各个等着他“三顾茅庐”的名气超大的文人们,有些犯恶心。

        于是这场会议便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先把扬州打下来再说。

        李善长叹气后留了下来,私下对朱元璋再次重审了重用江浙文人的意见。

        朱元璋满脸憋屈。

        李善长道:“大帅,你至少把浙东四先生征召来。他们四人都有诸葛之才。”

        朱元璋瓮声瓮气道:“先生才是再世诸葛。”

        李善长哭笑不得:“我有几分能耐,我自己不知道吗?大帅你要说我是在世萧何,我还能厚着脸皮应下,再世诸葛可不成。朱先生倒是再世诸葛,可惜已经年老,除了在大策略上给大帅谋划,攻城略地的细微之处,还需其他谋士随行。”

        朱元璋望天吹起了口哨,试图耍赖。

        李善长在朱元璋微末之时跟着朱元璋,和朱元璋私下也是好友,见朱元璋这无赖模样,并不退缩。

        他继续苦口婆心道:“大帅未来注定会成为皇帝,江浙士绅注定会成为大帅你的臣民,未来你迟早会用他们。现在大帅正是用他们的时候,怎么能因噎废食?”

        朱元璋仍旧不乐意:“没有他们,我们现在不也发展得很好?之前先生你说要盘活应天,还是得让当地士绅来。结果现在我们不是搞得很好吗?”

        李善长乐了:“这倒是没错。可是帮朱大帅盘活应天等地经济的是陈国瑞啊。怎么?朱大帅接下来不准备四处征战,要当一段时间的陈国瑞?”

        李善长是文臣中唯一知道陈国瑞就是朱元璋的人。

        朱元璋脸上胀红,有些恼羞成怒:“我这个陈国瑞,不全是靠标儿在背后比划?我不如直接派标儿去扬州!”

        反正我就是不想理睬那群江浙士绅!不想!

        李善长:“……”

        虽然标少爷是个神仙童子,但他只有五岁啊,大帅你这样压榨孩子,过分了!


  (https://www.mirenxs.com/mi/14728/5184740.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