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盐业(1)
战后的应城显得格外安静。
有些弹痕还很明显的的街道上,一些新军士兵正抬着大筐前进,一边敲锣一边吆喝。
“共和馒头!共和馒头!一根辫子换五个大馒头喽!”
人们纷纷好奇的望去,见那大筐里装满白面大馒头,个头只比碗口略小一些,与一般的大馒头不一样的是,这些馒头上还写着字,“民主万岁”。
当新军抬着馒头经过的时候,问着馒头的香气,顿时就有一些小乞丐抵制不住那个诱惑,他们互相帮忙弄断了彼此的辫子,提着辫子上前换了五个大馒头,这一吃才知道,原来那馒头上的四个大字是用红糖加蜂蜜写上去的,甜甜的,不比糖包差。
很快,已经落入了李汉手中鄂中各县城的人都知道了这样沿街叫卖的队伍,“馒头换辫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使城里更加热闹起来,一筐筐的馒头分出去,换来得是一根又一根的辫子,等辫子将那筐装满之后,早早等候在一旁的年轻劳力将他装走,头可是好东西,剪下的头可烧灰当止血药品,也可用来为土地沤肥当肥料,它还可做炸药、毛纺品的原料,更是欧美工业强国用来生产胱氨酸药剂(营养强化剂)的重要原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价格不菲,这也是为什麽李汉愿意掏出一笔钱来买下了城中大部分米面店的白面,用来雇了上百位大婶蒸起了‘共和馒头’的原因,反正这东西汉口区的洋行就收,价钱也还算合理,足够支付馒头钱的了!
望着城中越来越多的短,少数保守深受满清毒害的人士也只敢对着那手握钢枪护卫在旁边的新军将士摇头叹息,不敢公然对抗,因为这是举义新军的规定。没听到连那湖广总督—瑞澄都成了阶下囚了吗?这革命军政府了不得,某些老人甚至想起了当年席卷了半个中国甚至曾经影响到湖北的匪之乱,脸上更是连连变色,赶忙护住自己头上的辫子,虽然不敢反抗这刚刚血腥镇压了城中一些流氓、泼皮闹事,身上血腥味子都还没散去的新军。毕竟谁敢对抗,谁就是满清走狗,抄家杀头毫不含糊。好在这鄂中革命军的大帅—李大人并没有强行下令剪辫,不然的话,城里的一些士绅或许该考虑一下逃亡其他地方躲避的事了。
县城东门不远的知县衙门前竖着一根旗杆,上面迎风飘扬着一面铁血十八星旗,李汉的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第一标的参谋部也在这里。
司令部门禁森严,出入的军官或参谋必须要有第一标的腰牌才能通过门口处的盘查,而其后至少还有两道审查并搜去身上的枪械、刀具,只有全部通过了之后才能见到李汉,嗯,见到在警卫连严密保护下的李汉。
倒不是李汉胆小,只是这个年代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同盟会甚至清政府都有自己的暗杀队,甚至寻常势力也有培养死士的习惯,历史上多少清末民初的豪杰之流折损在了这些无名杀手的手中已经不可统计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李汉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去赌!
“大帅,除了三营跟四营的军官外,大家都已经到齐了,您看是不是.....”
李汉还在品着他喝不出什么境界来的苦茶,听到敲门声之后才现原来这一呆坐时间就过了半个钟头,虽然已经感觉身心疲惫,不过他知道自己需要去做的事情还有许多,当下便应了一声,端起那杯已经变温了的茶水,给自己斟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今天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比方说要制定刑法律令惩戒妄图生乱者,要安抚百姓、稳定民心,鄂中地区刚刚光复,恢复社会秩序、搜捕城内潜伏细作、整顿军纪、维持民生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他现在需要操心的事情,尤其是无论他还有手下的一帮年轻的参谋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若不是他曾经接触过这一方面的知识,也不能临时肩负的起大局,不过饶是如此,才不过几个小时,就给他累得头晕脑胀,也算是忙得四脚朝天了。
尤其最重要的还是征兵问题,相比较其他人,李汉比所有都更清楚自己现在的无线局面,手上仅有两千不到的新军却被分散到了孝感、安6、应城三块地方,期间无论是云梦还是德安府分散的各处乡镇都要留些人手,征兵已经成了他迫在眉睫必须考虑的事情,仅仅只列在民生之下!
不过这事却要从长计较,早晨他以命令参谋处起草征兵令,考虑到之前打掉了尤老四跟鬼头六这两个盘卧膏都应城数十年的势力为他贡献了七十多万两的珠宝、银两等物件,还有被没收的矿井、盐洞等更是价值不可限量。至于孝感、安6、云梦几处他还没有得到详细的资料,仅是接到了情报司内线来的电报,三地府库存银不下四十万两。这时他手上的银两还有些富足,征召8ooo到15ooo左右兵丁完全不在话下。
考虑到三地经济荒废,因此多有富裕之劳力,若放任其于三地,恐成为江湖社团成员,不仅不利于当地社会不说,还有可能对军政府之统治造成威胁。于是经过了参谋处的韵色加补充之后,改成了统一征兵18ooo人,其中安6、孝感、云梦负责征召12ooo人,应城今年因盐而起,这些年来展虽说不错、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闲余劳动力,不过自从朝廷下令重开湖广两省为淮盐口岸之后,这十数年来应城方才展起来的盐业顿时遭到了打击,因此才有那么多的闲余壮丁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加入哥佬、洪门之流的江湖组织!
李汉在今天早晨的一番翻阅府衙的户籍才知道的,原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内竟然云集了不下二十万人口,其中社会闲散劳动力更有约莫两万余众,也难怪彭水社能纠集那么多的青皮,到底还是这盐惹的祸!
对于新兵,李汉给出了一个月五块银元的饷银,而且上面写出了一天管饱三顿饭,其中午饭每人补济三两肉食的待遇。不过要求也很高,身高要在1.6o米以上,不吸大烟、身体健康、不残不瘸、不聋不瞎,年龄必须在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懂得服从命令,这番圈画之后找他看来最多还能凑齐五千之数。
只不过,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应城毕竟不是什么大县,因此左右算来只能临时拆除了原本用来差审犯人的大堂,又有工程营出身的士兵搬运来木板临时组建了一处会议厅,才不至于连个会议的场地都没有!
李汉这番为了安抚民心,又邀请了应城跟云梦、安6、孝感几处的资议局议员加上一些乡镇内素有公望之人,当然来的并不是很多,不过德安府接到了他邀请的商界人士倒是来了不少,尤其是应城县内的盐商几乎全员到齐,他们先前要受到朝廷跟尤老四等垄断私盐矿洞的上游压迫,如今鄂中换了新任统制,加上所到之人皆有自己的信息来源,自然知道武昌三镇都被这革命军攻占了下来,都说商人是把脑袋别在腰间的一类人,其实这么看来倒是不假,最起码,他们表现的确实如此!
(https://www.mirenxs.com/mi/20410/3317580.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