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公府长媳 > 第75章 第 75 章

第75章 第 75 章


夕阳如血,瑰艳的霞光如锦毯沿着广阔的白玉石台,一阶一阶铺向宏伟的奉天殿。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皇帝好一会儿没吭声。

  萧昀深受先帝宠幸,曾算他半个老师,皇帝有些拿他没辙。

  戚无忌早就料到最难对付的是萧昀,萧昀此人两袖清风,极重声誉,几乎刀枪不入。

  他沉默片刻,朝皇帝作了一揖,与萧昀道,“萧老尚书,您也别把萧姑娘的罪责推得一干二净,您是当世鸿儒,且扪心自问,萧姑娘与王婧坐在一块,随意议论旁人是非对也不对,即便她不是主谋,却也是从犯。”

  “其二,公主当众惩治了王婧,萧姑娘若是个是非分明的女子,自当远离此人,怎么还跟着她去雅间换衣裳呢,可见人不过是一丘之貉,被马蜂咬了,也是罪有应得。”

  “其,您身为礼部尚书,深知女子闺誉甚重,流言蜚语害死人的道理,燕少夫人行的端坐得正,遵从长辈旧约嫁给燕翎,合乎礼法,不偷不抢,何以就不配为妻?您女儿与王婧言两语,便可[bi]得人家没有活路,与杀人有何区别?您怎么还有脸来御书房讨公道?”

  “你出现在这,就是最大的笑话!”

  戚无忌永远能一针见血。

  皇帝坐在一旁频频看了他几眼,今[ri]这戚无忌手不撑拐,器宇轩昂,浑身有一抹清风皓月的气质,站在燕翎身旁,竟也逊[se]不了多少。

  萧昀气得捋着胡须起身,颤颤巍巍指着戚无忌要辩,这时,御书房外传来一道由远及近的哭声,紧接着,淳安公主捂着脸哭着跑了进来,

  “父皇,女儿委屈,女儿今[ri]不过是去连月台看看热闹,也不知哪个混账没长眼,扔了一记梭镖在女儿脸颊,女儿吃痛便罢,还被毁了容,女儿嫁不出去了,呜呜呜....”

  众人循声往去,瞥见淳安捏着绣帕捂住了半边脸,绣帕下一道显赫的伤疤深如沟壑嵌在其上,看得皇帝一阵毛骨悚然,失声道,“怎么回事?是谁伤了你?”

  戚无忌眉峰拧到一块,吓到脸[se]发白,却见淳安公主悄悄朝他眨了个眼,戚无忌狐疑了一下,悬起的心慢慢放了回去。

  倒是燕翎,一眼就看穿淳安的把戏,哪有伤成这样还能哭得这般[jing]气十足的,淳安这种小伎俩也就只能糊弄下关心则乱的皇帝,及老眼昏发的萧昀了。不过,对付萧昀这种老夫子,淳安的法子没准管用。

  这头皇帝心急如焚绕案而出,来到淳安跟前,[yu]打量女儿伤[kou],淳安哪肯,将头埋得很低,拗着身子故意往萧昀跟前凑,萧昀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跌跌撞撞站了起来,只看得清那伤[kou]十分狰狞,也唬了一跳,往后退了两步,“这...这是怎么回事?”

  “还能是怎么回事。”淳安将绣帕一收,指着自己伤疤,[bi]得他倒退,“你孙儿念着我扔了马蜂窝,半路设伏陷害我,他好大的胆子呀,敢[she]杀当朝公主,你们萧家在江南是称王称霸惯了吗?”

  老尚书一[kou]气差点提不上来。

  淳安公主又重新捂着伤处,怯怯望着皇帝,泪眼盈盈道,

  “父皇,我这模样大约也是嫁不出去了,我听闻萧家有郎,个个玉树临风,潇洒无羁,正合女儿之意,父皇,还请您下旨,将萧家个儿子赐给女儿做男宠,这桩事便算了。”

  皇帝扶着腰给气笑了,大约也猜出女儿的用意,配合着抿唇做出沉思状。

  萧昀瞅见父女俩这番景象,吓得胡子乱抖,急得跳了起来,“不行,没有的事,我孙儿怎么能做男宠....”

  淳安公主讽刺道,“怎么,人家明媒正娶的都能做妾,你家孙儿怎么做不得男宠?”

  萧昀也给噎住了,团团四望,只剩他独木难支,心知大势已去,他揩了一把汗,匆匆拱了拱手,提着蔽膝连忙往外退。

  惩罚公主事小,倘若被公主盯上孙儿,[bi]得尚主可就麻烦了。

  娶了淳安公主,家里岂不翻了天。

  老尚书都顾不上做抬轿,蹒跚的身子逃也似的往午门外奔。

  待到了午门[kou],厚重的城楼压顶而来,霞光刺眼,一大堆官僚聚在此处热议沸然,那霍伯庸亦站在人群中,面若槁木,萧昀气喘吁吁慢慢踱步过去,却听得周身传来幸灾乐祸的声音,

  “你们听说了没,那王萧霍位姑娘不知何故,突然间嗓子就说不出话来,如今正在四处求医呢。”

  “这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若当真成了哑巴,即便门楣再高贵,给人做妾怕也没人要吧?”

  “所以说,人还是要积点[kou]德,莫要无缘无故中伤旁人。”

  老尚书听了这话,直挺挺晕倒在地。

  *

  萧昀这一走,皇帝就看见自己女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罪。

  皇帝一面头疼,一面指着她面颊道,“你这是怎么回事?”

  淳安公主一点点把黏在脸上的妆容给撕扯下来,往兜里一收,眼巴巴看着皇帝,

  “父皇,女儿知道错了,女儿甘愿受罚,但如果下次遇见这样的事,女儿还是会这么做,晏晏与她们无冤无仇,她们凭什么恶语中伤,您是不知道,晏晏现在还在慈宁宫哭呢。”

  燕翎一听心倏忽拧起,“她现在在慈宁宫?”

  淳安公主睨了燕翎一眼没吭声,只与皇帝道,“父皇打算怎么罚女儿?”

  皇帝正待说话,外头禀报内阁首辅领着数人有要事求见,皇帝挥挥手,让他们人先回去,原本要留下燕翎,估摸着燕翎此刻也没心情,遂未强留,燕翎随着淳安公主和戚无忌来到后殿,

  一进去就问她宁晏的情形。

  淳安公主没搭理他,而是先摸到桌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腾腾抿了一[kou],一双眼凉凉地看着燕翎,

  “你好意思问?这都不是你惹出来的事?若非你沾花惹[cao],晏晏能跟着你受委屈?”

  燕翎气结,“她当真哭了?”他从未见宁晏哭过。

  淳安公主将茶盏一搁,语气不善,“我告诉你燕翎,若你也嫌晏晏出身不高,还不如趁早和离了,我帮着她再寻一位夫君...”目光不知怎么瞥到了戚无忌身上,指着他道,

  “呐,人家戚无忌为人慷慨,仗义执言,简直是君子典范,我看晏晏嫁他都比嫁你好。”

  燕翎先是黑了脸,旋即想起一事,讽刺地看着戚无忌。

  那头戚无忌[kou]干舌燥正喝着茶,听了这话,茶水全部呛在喉咙里,呛得俊脸通红,他扶着桌案一阵猛咳,许久才平复下来,他抬袖拭了拭唇角的水渍,眯起眼一步一步走近淳安公主,

  “殿下可知戚某为何慷慨解囊借银子给您?”

  “殿下可知戚某为何千里迢迢奔赴皇宫仗义执言?”

  淳安公主顿时十分不自在,被他灼灼目光[bi]得后退了几步,一脚撞到紫檀座架见退无可退,双手在屏风上胡乱摸着,讪讪地挤出笑,“为何?”

  “因为戚某心仪殿下久矣!”

  “咳咳!”淳安公主恨不得今[ri]呛死在这里。

  *

  灼灼霞[se]铺了满窗,宁晏坐在慈宁宫凉阁里,细致地抄写方子,昨[ri]淳安公主派人给她递讯,约她今[ri]去连月台看热闹,她本已收拾好行装,晨起听闻太后不舒服,干脆推拒了公主,匆匆赶来慈宁宫,原来太后昨夜着了些凉,今[ri]晨起呕吐一遭,太医已制了药包敷在老人家的腹部,到了午后总算是出了一身汗,病情好转。

  宁晏想起外祖家遗留下来的几副药膳方子,她将方子默写下来,正与两位太医研究。

  太后坐在铺了锦毯的躺椅里,隔着博古架静静注视着宁晏。

  十七岁的姑娘端得是泰然自若,黑白分明的杏眼温柔似月,斜晖倾泻在她周身,她恍若时光的主角,由她而起,有一抹光晕在她四周[dang]漾开来。

  老人家长叹了一声,与身旁嬷嬷感慨道,

  “外头都因她翻了天,她却在这里专心致志给我配药方,我问她生不生气,她说生气是自然的,不过世人多[kou]舌,人眼有高低,她不会活在别人眼里,也不必活在旁人嘴里,做好自己的事便可,你看她,她此刻不就在做....她觉得紧要的事么?”

  “我在她这个年纪,哪活得这么通透,宁家是祖坟冒了青烟,才得了这么好的闺女,偏生还不在乎....”太后无语地摇摇头。

  老嬷嬷一面替她捏肩一面笑着宽慰她,

  “世人多愚昧,哪能个个像您这般慧眼识珠,世子夫人沉得住气,是胸有丘壑之人,岂会在意小人的污言秽语,再说了,有世子替她撑腰,您老人家就放心吧。”

  太后还是摇着头,阖眼往后一靠,舒适地躺在藤椅上,面容萦绕一抹看透世间沉浮的沧桑,“你不懂,防民之[kou]甚于防川,人言可畏,今[ri]不是你说,明[ri]便是他说,总不能[ri][ri]夹着尾巴做人,燕翎虽能震慑住对方,可事情还得从源头上来解决,你过来,去帮我办一件事....”

  嬷嬷凑过来,听得太后低语数声,连连应是,“老奴这就去。”

  她招来大宫女伺候太后,自个儿匆忙往殿外迈去。

  夏[ri]的酉时,暑气消退,时人纷纷从家中窜出,热热闹闹聚在街上去吃一碗酸梅汤,或饮上一盏冰露子,紫禁城东华门外的灯市反而人海如[chao],到了最喧哗的时候。

  霞光未退,灯火先燃,光芒[jiao]织成一团苍蓝的光晕浮在半空,灯市最大的茶楼聚满了客人,两两聚上一桌,点上几样小菜,喝着小酒等着说书先生絮叨今[ri]发生在京城的奇闻趣事。

  “今[ri]连月台的热闹,想必诸位都有耳闻,而老朽今[ri]要说的是与之相关,却又是额外的一桩隐事,诸位一直很好奇,位高权重的燕国公府何故与门楣不显的宁家结亲,是也不是?”

  “正是,宁家与燕家结亲,着实令人意外。”

  “此事说起来是有一桩缘故在,这与已故的明阳长公主殿下有关。”

  “哦?”

  楼内先是一静,旋即喧声迭起,众人迫不及待从袖囊掏出铜板银锭径直往台上扔,只盼望着说书先生别卖关子,一[kou]气说个明白。

  说书先生得了赏赐,笑吟吟继续道,

  “明阳长公主怀胎八月时,寝食难安,便前往城外的阳明道观祈祷,路上小腹胀痛,差点生产,遇上一十分貌美的年轻女子,那女子身旁有一女医擅长施针,帮着公主殿下稳固了胎像,当时殿下不便表明身份,只问对方是何人。”

  “那女子念及自己待嫁宁家,便说是喜鹊胡同宁家,也是想替夫家结个善缘。殿下记在心里,并赠予一玉佩当信物。”

  “回京没多久,殿下产下长子并撒手人寰,临终猛然想起此事,[jiao]待燕国公无论如何,得与宁家结亲,话未说完便气绝而亡....”

  “燕国公待世子长大,信守承诺与宁家定下婚约,起先宁家定的是大姑娘,后来大姑娘被殿下看上,转而嫁作皇子妃,婚事才落到宁小姐身上,”

  “原先谁也不知救长公主的是何人,直到燕少夫人第一次进宫面见太后,太后娘娘从她身上携的一块玉才知,当年救长公主的是少夫人母亲穆氏,世子[yin]差阳错娶对了人,诸位,与其说是造化弄人,不如说是长公主殿下在天之灵,撮合了这对命中注定的冤家。”

  “原来如此....”

  大家醍醐灌顶,亦有人怀疑这说书先生是燕家请的托儿。

  “此事个中原委极是隐秘,你一说书先生从何处得知?莫不是编的吧?”

  “哈哈哈,说来你不信,就在半个时辰前,慈宁宫的辛姑姑在东华门外说与我等听的,否则,我敢造长公主殿下的谣?”

  几分真几分假无关紧要,只要堵了世人悠悠之[kou]便可。

  薄暝四起,深长的宫墙下,隐约行来一道昳丽的身影,夜[se]从苍穹倾下,宁晏一袭粉白的裙衫扶墙而行,仿佛自时光深处幻化而来,晚风忽起,拂去她眉间的萧索,她黑眸轻眨定定望着他,自唇角溢出一抹明婉动人的笑。

  燕翎立在宫门下,静静候着她走来,心里想,总有一[ri],他要让所有人匍匐在她脚下仰望。:,,.


  (https://www.mirenxs.com/mi/23516/12259.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