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 第213章 传国玉玺(特鸣谢书友 20213214 的

第213章 传国玉玺(特鸣谢书友 20213214 的


第213章  传国玉玺(特鸣谢书友  2021…3214  的月票!)

    在李延厚的讲述之下,卫风等人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延厚的长子李明嗣今年已十八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一个多月前,他相中了离李家村百多里远的一个回鹘部落的首领之女,然而回鹘首领却不大看得起李家,认为只是个外来村落,不同意这门婚事。

    李明嗣年青稚嫩,一急之下,乃将家族来历全盘告知了首领之女,并称有祖传的传国玉玺,以此希望得到回鹘部落的重视,同意婚事。

    李家的秘密泄露出去之后,很快便传到了回鹘可汗鲁褥乎·景琼的耳中,经一番打探后,知李家村只是个四五千人的大村落,可战之人男女齐上至多也只二千余人,于是派了五千兵马前来抢夺传国玉玺。

    眼见村落即将被攻陷,恰好遇到卫风等人路过此地。

    卫风听罢大喜,传国玉玺自后唐灭亡、皇室自焚后,失落已四十年,自己等人若是能将传国玉玺带回去交给皇帝柴宗训,岂不是大功一件?

    中华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始于周朝。

    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根据汉代的记载,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

    然而,传国玉玺不在这六玺之内,因为这个玉玺是用来代表正统的,所谓“真命天子”必须拥有这个玉玺。

    传国玉玺由“和氏璧”经能工巧匠制成,这块宝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据记载,这和氏璧置于暗处,自然发光:置于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蚊蝇不入;还能却尘埃、辟邪魅。

    传国玉玺由秦始皇所铸,是君权神授的象征,秦朝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王莽篡汉时,来到太后姑姑的寝宫索要玉玺,太后痛骂王莽。于是王莽在寝宫和姑妈抢玉玺,姑妈一气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摔掉了一个角。于是王莽命人用黄金把缺角镶齐,这就是金镶玉的由来。

    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在洛阳皇宫得到传国玉玺。就这样,玉玺在东汉皇帝手中传承着。

    公元266年,司马炎取代了曹氏天下,建立晋朝,传国玉玺流到司马家族。此后传国玉玺经历了南北朝的四国更迭,公元548年,梁武帝时期,大将侯景反叛,夺得玉玺。但不久后便兵败而亡。部下将玉玺投入寺庙的水井之中,后来被一位僧人拾得。僧人弟子将玉玺献给陈武帝。

    公元589年,杨坚灭陈,统一全国。玉玺便到了他的手里。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讨伐突厥,同年隋炀帝皇后萧氏携孙子投降大唐,并交出玉玺。从此玉玺到了李唐王室手中。

    四代时期,天下格局混乱,后唐废帝李从珂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于是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玉玺从此消失。

    关于传国玉玺的去向,在柴宗训前世大致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如此爱和氏璧,玉玺肯定在秦始皇墓葬里面。

    第二种说法是刘邦并没有得到玉玺,项羽当时进咸阳阿房宫时,一把火烧了咸阳。和氏璧玉玺就此焚毁。

    第三种说法是李从珂登楼自焚,和氏璧玉玺一起焚毁。后世玉玺均为后代皇帝的加工品。

    然而玉石的最低熔点一千多度,而一场大火不足摄氏五百度,大火可以焚毁人的尸体,却不会融化掉玉石。

    今日卫风遇见李家村之人,果然传国玉玺是由后唐李氏皇族后人携带,流落入了民间。

    卫风沉吟片刻后,道:

    “李首领,贵族的来历和传国玉玺的秘密即然已经泄露出去,此地便不可再居。

    此次回鹘军虽被吾等击退,然而必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整军再来,下次就不易抵挡了。

    实话告诉你无妨,本将乃大周皇帝陛下龙骧卫镇抚使卫风,这些兄弟皆是军中的千户、百户,此行乃是前往联络“归义军”,不日陛下将起大军征伐河西走廊一带,收归汉唐故土!

    陛下乃万古圣君,如今我大周帝国在陛下治下,繁荣鼎盛、军力强大,未来必可远迈汉唐盛世。

    李首领为今之计,最佳莫不如重归故国,投奔我大周向陛下效命!只须李首领将传国玉玺敬献陛下,如此可保全族人荣华富贵。”

    李延厚一听,大是惊讶,行礼道:

    “原来是名扬天下的大周帝国龙骧卫镇抚使卫大人!怪不得众位将军皆如此神射!失敬,失敬!”

    客套一番后,李延厚迟疑道:

    “卫大人,唐末以来,中原之地杀戮不断,前朝皇室往往不得善终。我等为旧朝皇族后人,当今陛下真的能容下我等吗?”

    卫风笑道:

    “李首领放心。

    陛下颇有容人之量,连对抗陛下的南汉国主刘鋹、南唐国主李煜,陛下都封以公侯之位,得以在汴京中安享富贵。

    李首领乃后唐皇室后人,向来与我大周并无仇隙,且李首领献传国玉玺于陛下,陛下必喜,李首领及族人得享富贵。”

    李延厚沉吟半晌,心想以如今情势,回鹘人必来报仇,以其狠毒习性,只怕全村人皆不能幸免。

    而逃难却也难以决择,周边皆是异族政权,自己一个村落几千人,去哪里都是羊入虎口。

    李延厚终下决定,道:

    “承卫大人指点我等明路,眼下也只有冒险前往投奔大周,若陛下确如卫大人所说,能容下我等,那我全村之人方有安乐日子过。

    我等愿即刻动身前往大周,盼卫大人指示机要。”

    (本章完)


  (https://www.mirenxs.com/mi/25342/12121.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