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第154章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卫渊与燕达依旧保持沉默。

    韩章等一众大臣,陆续推荐了几名臣子,都比较年轻。

    比如那范纯仁,乃是范文正公之子。

    还有苏澈,出身苏家,还有海家与几名嘉佑二年的进士。

    经由皇帝开口,所谓的,本朝第一大案,也便落下尾声。

    “.”

    “邕王虽已故,可毕竟也是宗室子,是朕的儿子,要予以厚葬。”

    赵祯才正式召见卫渊与燕达。

    磨炼,然后担任吏部尚书?

    那么重要的一个职务,是用来磨炼的吗?

    听到这里,韩章等人便也明白了赵祯的意思。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不管以后二王后裔会遇到什么波澜,但就现在来说,赵祯已经做足了表面工作,不失为一个‘仁’字。

    文章只是文章,太过理想化,难以推行。

    据说司马君实年幼时有神童之名,还闹出一个‘砸缸’的事,引得时人津津乐道。

    赵祯卖了个关子,并未直接说出人名,而是让他们看了一篇文章。

    待韩章等人退下之后。

    “此人.确有改革之才!”

    赵祯语出惊人道:“王安石,字介甫。”

    因为与吏部挂钩,所以,他必须得问清楚,皇帝让一个改革派臣子去做吏部尚书,到底什么意思?

    赵祯笑道:“朕与诸公意见相同,只认为他的文章写得不错,但是尚缺磨炼。”

    “臣只在邕王身上,搜到了这封信,请陛下恕罪。”

    此文章名为《上皇帝万言书》。

    这门下侍郎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帝王宝玺与吏部一同管辖外官和流外官考课诸多事宜。

    赵祯看着卫渊,道:“这件差事,你办得极好。”

    韩章先夸一句,又引出内心堪忧,是要让赵祯慎重抉择。

    “请陛下慎重决断!”

    “朕只是想要审问于你,朕,不信你会叛国啊。”

    没想到,在‘知否’的世界里,也有此人。

    赵祯看了以后,忍不住长叹一声,喃喃道:

    “你我父子,何至于此?”

    司马君实,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后代。

    赵祯痛心疾首道:“国朝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是朕失责,朕要颁诏罪己。”

    此人虽在仁宗一朝未得重用,但是,在仁宗下一任皇帝继位后,此人升官速度,犹如坐上火箭。

    “二王后裔,皆降爵一等,交由太常寺供养,也算不枉朕与二王父子一场。”

    说罢,还闭上了双眼。

    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专门跑到南边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片刻后。

    在大周当官,不认几个有名的祖宗,都担不起‘门第’之称,也难以给家中子嗣寻些好姻缘。

    卫渊认为,邕王的后裔,可能要比兖王的后裔好过一些。

    当时被不少朝中大臣们所议论,都觉得他是个傻子。

    “国有奸佞,非陛下之过,乃臣子之责也!”

    随着大案落幕,朝中的确急缺人手。

    这两个职位,主要负责教授太子某些特定的文化知识。

    韩章拱手询问,“陛下,不知此人姓甚名谁?”

    “朕有意让你担任太子少傅一职,由王安石担任太子少师。”

    “二王虽有过错,但朕念在父子情分,就将其削爵发配岭南。”

    坐在一旁案前的起居郎,想了想,写到:‘二王通敌,帝痛哉,遂罪己,卫、燕二使相劝’

    韩章等人齐齐作揖。

    司马君实连忙作揖,“请恕臣愚钝。”

    卫渊要是兖王,也死了算了,最起码能落些清净。

    不过,赵祯却并不满意,

    庆历二年进士,随后一直在地方为官,颇有功绩。

    卫渊将不少官吏指认两王通敌的证据呈上,随后道:

    “陛下,臣今日奉旨抓捕邕王时,一时不察,让邕王自尽了。”

    太爱说大话了。

    太子少师与少傅,在大周是从二品的官衔,虽然官阶较高,但更多的是荣誉职称,权力不大,是为有衔无职。

    紧接着,门下侍郎司马君实突然开口询问道:

    “范纯仁守成有余,但进取不足。”

    如今,在这个背景似宋似明的知否世界里,不知这位王大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当赵祯说出名字的那一刻。

    顿了顿。

    很多人都是明显一愣。

    随后,韩章拱手道:“臣认为,让此人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合适。”

    但赵祯兴大狱目的之一,就是要打压韩章一党,怎么可能,还会用他们举荐的人才?

    “陛下,不知您认为,满朝文武,谁可担吏部尚书?”欧阳永叔开口询问。

    “因天下之利而生天下之财,并非一昧开源节流,的确也是个法子。”

    “陛下,此人在文章中扬言,要对太祖之法全盘改制,是否太过激进了?”

    你谁啊,就敢上书陛下,妄议国策?

    还说我等不懂生财之道,只晓得开源节流?

    然而,当他们看到文章里‘苟且因循之弊,合于当世之变’这句话之后,纷纷都是面色一变,

    “好气魄!”

    “自古以来,人才难得,尤其是改革进取之才。”

    随后,就见赵祯朝着燕达摆了摆手,又让坐在一旁的起居郎退下。

    那些士大夫们,更是看得津津乐道。

    “.”

    韩章等人陆续传阅看起,边看边有讨论:

    “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根由在不知法度?此人,锋芒极甚。”

    王安石?

    听到这个名字后,韩章等人顿时释然。

    “叛国案办得如何了?”

    闻言,卫渊与燕达连忙下跪叩首,

    赵祯笑道:“年轻人,有些锐进之心,有何不妥?”

    但也仅限于写的不错。

    如今看来,人家有远见啊!

    卫渊听到王安石三个大字的时候,也是极其震撼。

    赵祯看着跪地不起的卫渊与燕达,有气无力的摆手道:

    “罢了,罢了。”

    是个狠人。

    卫渊感到头大,“涉及宗室,臣不敢多言,陛下让臣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比如,削藩、削爵,广开财源等。

    燕达明意,退出宣政殿。

    比如,卫渊教武,称少傅,王安石教文,称少师。

    毕竟,在前世历史上,此人可谓名声赫赫。

    一旁负责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郎连忙将这番话写上。

    一路干到了宰执,随后一心醉于改革。

    但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还谈什么改革?

    最终,韩章给予这篇文章一个较高的评价,

    渐渐地,所有人都被这篇文章所吸引。

    赵祯询问。

    初看时,他们只觉着文章写得还行,但写这篇文章的人,可能不行。

    “卫卿认为,二王之罪,该如何定?”

    赵祯故作哀思,缓缓睁开双眼,道:

    “朕这里,倒是有个人选,可为吏部尚书。”

    前年本该升到京城,结果却自请到南方州县当了地方官。

    “陛下,王大人这篇文章写得是极好,可若冒然照此文章行改革之策,是否不妥?”

    “朕认为,此人,尚缺磨炼,所以,打算让其担任吏部尚书一职,跟着你们,多学习如何处理朝中政务。”

    “文章写得甚好,但也只是文章写得好,口气也大,说满朝诸公,只识治财不得其道,空口白话,谁都会说.”

    “难道是朕方才的话,你没有听太懂?”

    那些人,都被视为‘清流’。

    这是为朝廷选拔将来的宰辅之臣呢。

    “写的不错,此人有文正公之才。”

    尤其是当中的一些内容。

    合适?

    赵祯笑了笑,“此事就这么定了,朕已让王安石赴京,兴许还能赶得上年前大议。”

    说罢,就将这封信递给赵祯。

    原来是他啊。

    他们这个职位,与太子少保合称三少。

    在东宫,地位仅次于三师。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https://www.mirenxs.com/mi/26868/12180.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