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333章 出兵辽东

第333章 出兵辽东


第一步,经略辽东。

    第二步,重建大宁。

    重新构筑大明的边防体系。

    朱厚照听后很是意动,扭头看向了杨廷和。

    毕竟真要是出兵的话,还得文臣缙绅配合。

    杨廷和简单计算了一下,然后问道:“汤侯这一次准备带多少兵马?”

    “一万京军战兵即可,此外济州马场的战马也会调运至辽东,朝廷还可下令朝鲜方面出兵配合,清剿辽东境内的蛮夷。”

    朝鲜配合大明清剿辽东蛮夷,这是惯例。

    当年成化犁廷的时候,作为藩属国的朝鲜就曾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女真蛮夷太过猖狂,劫掠大明的同时,也劫掠朝鲜百姓,反正只要抢到了那就是赚了,抢不到另外再说。

    “出动一万战兵,钱粮辎重倒是可以支撑。”

    杨廷和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建议,道:“汤侯可抽调辽东卫所边军,他们常年与蛮夷厮杀,依旧保持着不错的战力,可尽快结束这一次的战争。”

    大明边军,依托于九边军镇体制,就是在北方边境地区派遣大将镇守,将领在镇守的地方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处理,并且对镇守地区的军民进行管理,属于军政合一的镇守模式。

    大明的九边军镇,依次为山西镇、陕西镇、延绥镇、蓟州镇、辽东镇、大同镇、宣府镇、宁夏镇、甘肃镇,而辽东镇因为地理位置太过关键,所以被誉为九边之首。

    九边军镇中,陕西四镇设三边总制府,驻固原,称为“西三边”;山西设总督,联络宣府、大同,称“中三边”;在蓟镇设提督,管理蓟、辽两地,称为“东三边”。

    太祖朱元璋在边境地区建立了都司卫所制度,开始了对边境地区进行军事化的管理,这些边境地区的都司卫所既能够加强边防地区的军事统治,也能够促进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对边境地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些边境地区的都司卫所是边境地区的重要守备力量,同时派遣诸王进行镇守,将北部的防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辽东地区设立卫所,加强了中央对边境的统治和控制,这些卫所为九边军镇体制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洪武年间朝廷在北部边防地区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措施,在北部边境建立了重要的军事重镇,驻扎重兵,以备作战。

    在漠北的蒙古部落经过调整,迅速壮大起来,就是鞑靼部落与瓦剌部落,对大明北部边境又形成了新的威胁,太宗朱棣五次亲征,想将蒙古实力一网打尽,但是由于战线较长,收效甚微,并且频繁的军事行动搞得朝廷入不敷出,最终自己也在亲征路上病逝。

    并且太宗朱棣将大宁都司内迁到了保定,洪武时期建立的东西联防体系被打破,整个辽东东西北三面皆是蛮夷环伺,以致于局势日益糜烂,而朝廷也失去了帝国右翼,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更是让大明面临灭国的危机。

    成化年间,蒙古频繁滋扰辽东地区,明朝的西北门户也大开,和蒙古的战争一直不断,使得明朝的边境军队常年处于东西调守,来回抗战的局面,北部防御体系已经严重破坏,朝廷不得不采取了“分地守御”的政策,将一边分为九边,划区防御,以备作战。

    九边军镇的确立,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大明的边防进行了大幅度的南移,说明大明的边防经过了几代皇帝的经营,反而在逐渐变弱,大明的边境也在不断收缩,在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大明一直处于弱势。

    由于边境南移,但不得不将边境重点转为防御,军事防御使得大明的军费日益增长,主要是由于九边军镇的人员补充上,出现了“主兵不足,增以募兵,募兵不足,增以客兵”的恶劣现象,导致九边军镇的粮草供给和军费开支出现不足。

    除此之外,九边军镇的军事设施还要常年修筑和加固,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量修墙,一年就要耗费一百五十余万两白银,耗费二百三十余万石粮食,这其中不知多少钱粮被人贪腐,进了那些贪官污吏的腰包。

    还有一点,九边军镇是明蒙之间战乱的主战场,战事一起,调兵遣将,耗费军饷不计其数,比如成化八年,巡抚延绥镇右副都御使上奏:“虏寇相继犯边……须措备明年军费……共估银九十四万六千余两……”

    这还只是延绥镇一年的一小部分,并不是延绥镇一年的全部军费,如果将九边军镇一年的军费全部加起来,那简直是個让人绝望的天文数字!

    随着边防日益糜烂,大明财政中军费支出也越来越多,直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然后朝廷还能怎么办?

    朝廷出现财政危机,自然就会从百姓身上来补充,增加赋税搜刮民脂民膏,最后结果就是天怒人怨,百姓彻底对大明王朝失望,甚至转变成了痛恨,随即揭竿而起造反叛乱,偌大一个王朝轰然崩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九边军镇无疑成为了大明王朝崩坏的一个关键因素。

    汤昊先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进行改革,但始终没有触及到九边军镇,不是他不想,而是底气不足,或者说不敢轻举妄动。

    自从大宁都司内迁保定,朝廷舍弃了大宁这块战略要地,整个大明北疆彻底连成了一片,全都是草原蛮夷的牧马地,大明第一道北疆防线,从大宁开平变成了九边军镇,大明的防御力量被迫撤退到了长城以南,直接彻底丧失出塞主动权,而九边长城也沦为了草原蛮夷兵锋直指之地,九边烽火迭起,蛮夷屡屡南下劫掠袭扰,大明边防遭受巨大的压力。

    换句话说,现在的九边军镇,就是大明的最后防线。

    九边军镇一旦告破,诸如当年瓦剌太师也先押着朱祁镇叫门,直接势如破竹地杀到京师城外,大明只怕会再次上演一次京师保卫战!

    还有一点,边军常年征战厮杀,民风剽悍战力强硬,但与此同时他们也看不起内地军队,包括京军在内,毕竟内地卫所军基本没什么战力可言,京军又在文臣缙绅的故意放纵下日益败坏。

    人家为了保家卫国常年跟鞑子女真蛮子厮杀血战,而你们却在内地寻欢作乐喝酒玩女人,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会服气呢?

    更别提弘治皇帝支持叶琪变法,九边军镇因此遭受了致命重创,军民困顿苦不堪言,更是对朝廷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难怪边军与朝廷离心离德,只认钱粮不认朝廷,时常就会出现边军哗变的情况了。

    朱厚照看向汤昊,追问道:“汤侯,这次你准备亲自领兵吗?”

    “原本是打算让安国去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得亲自走一趟!”

    汤昊笑着解释道:“辽东不同于其他军镇,这是九边之首,是控制蒙古草原的重要一环,以辽东钳制蒙古左翼,是我大明朝防边的重大国策。”

    “而且辽东还有拱卫京师的战略意义,朝鲜朝贡也必走辽东,所以无论从军事、边防、外交上来看,辽东都是我大明的边疆重镇。”

    “一旦辽东地区并不太平,我大明朝的统治也将不稳固,所以如何经略辽东已成一个朝廷迫在眉睫的难题!”

    汤昊伸手在地图上面圈出了另外一个地方。

    “而且你们不要忘了,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这块广袤地区,可是太宗口中的锁钥之地,是丝毫不亚于西域的存在。”

    “奴儿干都司从外兴安岭到辽南,相当于我大明帝国的的右翼,右翼的奴儿干都司承担着几乎和西域同样重要的军事意义,右翼和大明正面的配合不但可以威胁草原的蒙古政权,而且可以有效拓宽辽西走廊的战略纵深保证京城的安全。”

    “此外,我大明现如今征服了倭国,那么就可以恢复自唐朝时期渤海国在东北亚的丝绸之路,因为在黑龙江河口地区,勘察加半岛的、千岛群岛、库页岛乃至北海道存在着大量的蛮夷部落,他们都会到此进行交易,虽然经济价值不值一提,但是明显有助于提升大明王朝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

    朱厚照眼睛越来越亮,目光灼灼地看着汤昊。

    “所以,如果我大明可以持续开发深耕奴儿干卫这广袤之地,那好处远超想象!”

    “第一、大明可以从右翼和正面保持对于蒙古各部的军事压制,防止出现草原蛮夷轻易做大兵临京城的局面;第二、如果深耕奴儿干都卫,可以将这些地方剽悍的战士收为自己所用,对我大明骑兵进行的有效补充;第三、如果奴儿干都卫经过深耕,能成为自给自足的熟地,那我大明疆土将会瞬间扩张出一大截……”

    奴儿干都司,也被废置了,或者说内迁了,跟辽东都司融合在了一起,相当于宣德皇帝朱瞻基直接舍弃了奴儿干这块锁钥之地。

    结果就是放弃奴儿干都司,差点把大明给毁了,整个大明北方完全沦为了草原蛮夷的牧场,那场土木堡之变彻底打懵了整个大明。

    这就是全面收缩战略防线关起门来过安逸日子的代价!

    (本章完)


  (https://www.mirenxs.com/mi/28456/12001.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