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308章 封赏变故

第308章 封赏变故


朱宸濠变了脸色。

    三法司组成官员进驻宁王府?

    呵呵,你杨廷和倒真是想得美!

    无非就是想假借这个名义,暗中调查宁王谋逆的罪证罢了!

    真要是让这些所谓的三法司官员去宁王府查,他们傻了才会只查什么兼并田地,他们要查的是他朱宸濠谋逆造反的实证!

    这一点,朱宸濠自然看得明白。

    所以他绝不可能同意!

    “首辅为何要咄咄逼人呢?”

    “谁都清楚首辅对本王一向抱有成见,那首辅派遣官员去查,难道就不可能故意栽赃陷害了吗?”

    朱宸濠倒也是聪明,直接一句话否决了这个提议,还在言语之中嘲讽杨廷和拉拢官员结交党羽。

    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

    刑部比较熟悉,是朝堂六部之一,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相当于后世的司法部,其负责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大理寺是慎刑机关,主要管理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

    而都察院由前代御史台发展而来,主管监察、弹劾及监督百官。

    原本都察院职权颇高,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此后正德皇帝朱厚照更是赋予了都察院“独立侦缉抓捕”之权,使得这个监察机关一跃成了手握重权的庞然大物!

    三者组建的三法司,代表着大明王朝的律令权威。

    杨廷和提出此议无可厚非,因为他这是公事公办,既然宁王府兼并田地已经是事实,那么派遣三法司官员前去调查自然可以,按照规矩办事,谁都挑不出刺来。

    然而朱宸濠却是抓住杨廷和与他之间的争斗,故意给杨廷和泼了一盆脏水。

    你说自己查自己人不可以,那难道敌人查自己就可以了吗?

    谁不知道宗室藩王与文臣缙绅之间的争斗?

    到时候你们故意伪造证据栽赃陷害怎么办?

    饶是杨廷和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只能静静地听着费宏与朱宸濠争辩。

    费宏争辩的理由,自然是为三法司正名。

    尤其是都察院,可是出了名的清廉高校,全都是正直忠义之士,怎么可能会做出栽赃陷害这种事情,更何况你朱宸濠本身就不干净,还用得着我都察院栽赃陷害你一个反王?

    二人之间的激烈争辩,很快变成了互相对喷,紧接着一众朝臣也加入了战场,质问朱宸濠究竟是何居心,暗中豢养大批流匪贼寇充当死士,分明就是意图谋逆啊!

    朱宸濠独木难支,兴王朱祐杬一直老神在在地站在原位,丝毫没有出手相助的意思。

    这一幕倒是看得汤昊皱起了眉头。

    朱宸濠现在可还不能死。

    至少他不能这么快就倒台了。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個人人皆知的大奸臣,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呢,岂能就此被废了?

    是以汤昊故意咳了咳嗓子,提醒了龙椅上面正在看戏的皇帝陛下。

    他现在不适合出面,因为不知道是哪个混账狗东西将古丽的事情宣扬了出去,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大家都知道中山侯汤昊收了宁王朱宸濠的义女做妾室。

    这个时候他汤昊再出面声援朱宸濠,那可真就会说不清道不明,平白惹上一身骚了!

    汤昊很是怀疑,绝对就是朱宸濠这个狗东西自己散播出去的。

    听见了中山侯异样的咳嗽,朱厚照顿时一愣,然后这才反应了过来。

    嗯,野人这是提醒自己出手,捞这朱宸濠一把。

    毕竟独木难支,抗衡文臣缙绅不容易啊!

    一想到这儿,朱厚照就有些对朱祐杬不满了。

    朕立了两个宗室榜样,你看人家宁王,都快跟文臣缙绅打起来了,结果你这个兴王却是一副老好人模样,那朕还留着你干什么?

    是以朱厚照陡然厉喝道:“够了!都闭嘴!”

    “堂堂朝廷公卿,却如市井泼妇一般在此吵闹,成何体统?”

    皇帝陛下发怒,群臣立刻告罪认错,然后闭上了嘴巴。

    朱宸濠满脸愤怒地环顾四周,最后也悻悻地不敢再吭声。

    随即朱厚照将目光放到了兴王朱祐杬身上,直接开始了点名。

    “兴王,此事伱怎么看?”

    朱祐杬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惊。

    我怎么看?

    我不想看!

    兴王爷暗自叫苦不迭。

    他哪里看不出来,陛下这是对自己作壁上观的表现感到不满,所以才会将矛头对准了自己。

    既然如此,那还是得顺从陛下的心意行事啊!

    朱祐杬暗自叹了口气,随即沉声道:“陛下,若真要说兼并田地的话,宁王府并不特殊,因为费总宪方才也说了,各大王府都有兼并田地之举,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偏偏要针对宁王府呢?”

    “此外内廷大珰刘瑾此刻正专门负责清查庆王府兼并田地的事情,据闻颇有成效,那何必再多次一举,派遣三法司官员呢?直接命刘大珰继续清查下去就行了,首辅觉得如何?”

    朱祐杬轻飘飘几句话,直接就化解了朱宸濠的险境。

    兼并田地嘛,又不是宁王府才做了,各地藩王或多或少的基本上都在做,你为何偏偏针对人家宁王爷?

    就算要清查这些被王府兼并的田地,那也轮不到你们这些文臣缙绅,人家刘瑾在这方面干得好好的,继续让他查下去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呢?

    杨廷和深深地看了朱祐杬一眼,他陡然发现这位先前一直忽略的兴王爷,比起宁王朱宸濠这个蠢货,更加难以对付。

    让刘瑾查?

    刘瑾那个该死的阉人会怎么查?

    那继这庆藩一脉之后,他刘瑾又会去查谁?

    这全都是皇帝陛下一句话的事儿!

    换而言之,只要皇帝陛下想保这朱宸濠,那刘瑾随便怎么查都行!

    文臣缙绅根本就没机会插手此事,费宏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都化作了泡影!

    杨廷和还有些不甘心,正准备出言反驳,然而皇帝陛下却是直接表明了态度。

    “唔……兴王倒是提醒朕了。”

    “刘瑾不是正在查这些事情,那就继续让他查下去吧,没必要再兴师动众的。”

    “宁王入朝为官为国分忧,若朝廷再派什么三法司官员联合进驻宁王府,清查宁王府兼并田地的事情,这不是让人寒心吗?”

    “陛下……”杨廷和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朱厚照不耐烦地下令道,“无需多议!”

    听到这话,费宏与杨廷和对视了一眼,随后尽皆叹了口气,默默回到了位置上面。

    皇帝陛下的态度已经很是明显了,他就是要保这宁王朱宸濠,继续与文臣缙绅争斗!

    既然如此,多说无益了。

    就在大殿之内陷入了寂静之后,礼部尚书朱祐杬却再次出列。

    “陛下,中山侯率大军踏平倭国,铲除倭寇,此乃灭国之大功,一应有功将士朝廷应当予以封赏,如此方可安天下将士之心!”

    嗯,朱祐杬就像是癞蛤蟆,戳一下跳一下,现在更是跳了两下。

    既然要顺从陛下的心意,那最大的事情无非就是此次有功讲试卷的封赏问题了。

    作为礼部尚书,朱祐杬自然有资格提出此事。

    朱厚照眉开眼笑地点了点头,对朱祐杬此刻的表现就很是满意。

    这才像话嘛,不然朕引你入朝干什么?

    “爱卿所言极是,中山侯公忠体国为国立下如此大功,自然应当重赏!”

    当事人汤昊自然也不再看戏,而是老老实实地出街跪倒在地上。

    “中山侯,你既是开国名将、东瓯王汤和之后,此次又为我大明平定倭寇之患,立下了不世功绩,朕有意让你承袭东瓯王昔年的信国公爵,其实本来也就是你们老汤家的,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信国公!

    果然是晋升公爵啊!

    文臣缙绅听到这话,一时间都是感慨莫名。

    他们可以说是看着汤昊一步一步爬上来的,起初这厮还只是个禁军勋卫,在南苑猛虎案中立下了救驾之功,因此得以承袭汤和昔年的中山侯爵。

    当时不少文臣缙绅都在推测,此子日后如果再次立下军功战功,再凭借着皇帝陛下对他的宠信,势必会晋升为国公。

    可一个世袭国公,而且还是骁勇善战的世袭国公,更何况还是个正值壮年的世袭国公,这对大明王朝朝堂政局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文臣缙绅一直都在暗中限制这个中山侯。

    结果不成想,中山侯是个无法无天的张狂莽夫,根本就限制不住,终于还是走到了今天,即将晋升为信国公,帮他们老汤家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世袭国公爵位了!

    只怕从今以后,大明武勋就要真正崛起了啊!

    汤昊还没有开口表态,一旁杨廷和却是陡然跪倒在地上。

    “陛下,万万不可!”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文武百官都没有想到,这杨廷和竟然在此刻出言反对!

    为什么?

    人家中山侯这一次可是实打实地立下了灭国功绩啊

    而且这信国公爵位原本就是人家老汤家的,只是因为文臣缙绅从中作梗,所以汤昊才没有承袭信国公爵,只承袭了中山侯爵!

    现在这种节骨眼上,你杨廷和还敢跳出来反对,凭什么啊?

    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英国公张懋就第一次怒骂道:“杨廷和,你这奸贼什么意思?”

    “中山侯率将士儿郎远渡重洋横跨大海远征倭国,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又有多少将士为我大明抛头颅洒热血,浴血搏杀征战沙场,这才平定倭国,你杨廷和有什么资格在此阻扰封赏一事?”

    “对啊!太让人寒心了!”保国公朱晖立马跟上。

    他已经与汤昊和解,更是送出了自己的嫡长子,那么此后一切利益都要以汤昊这位武勋之首为主!

    咸宁伯仇钺也是冷笑连连,道:“我将士儿郎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你们这些朝臣在哪儿?”

    “现在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封赏,如何让人接受得了?难道非要日后九边将士也全部哗变,不再为大明戍守边陲吗?”

    仇钺毕竟是出身九边的将种,所以他对朝堂之上的这些公卿没有任何好感!

    尤其是从汤昊口中得知了当年叶琪变法的真相,上到皇帝下到公卿竟然为了银钱利益,选择牺牲掉九边军民,更是令这位九边将种对大明朝廷失望透顶,对这些朝堂公卿恨之入骨!

    杨廷和一开口,如同捅了马蜂窝,直接引来了一众武勋的嘲讽喝骂!

    尤其是在仇钺说出那句满是威胁的诛心之语后,更是使得群臣脸色大变。

    他们此刻都不理解,杨廷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明爵位本来就是人家的,现在人家又立下了大功,你给人家不就好了吗?

    再说了还有那倭国利益一事,你现在这么一搞,万一中山侯日后报复起来,直接将士绅缙绅排除在外,那损失才是大了去了。

    此外,正如仇钺所说,不给有功将士封赏,那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拼命呢?

    将士们因此心生不满,更严重一点直接哗变,到时候谁去九边戍边御敌,你杨廷和去啊还是你儿子杨慎去啊?

    极其不智啊!

    就连吏部尚书王鏊、兵部尚书杨一清和都察院总宪费宏此刻也有些茫然,不明白杨廷和为何要这么做。

    朱厚照面无表情,冷冷地看向杨廷和。

    “杨爱卿,为何不可?”

    “难道中山侯这灭国功绩,还不值一个国公爵吗?”

    杨廷和迎着群臣或诧异或恶意的目光,堂而皇之地回答道:“陛下,自仁宣以后,朝廷对武勋封爵日益严苛,鲜少有一战就可以封公者,即便是武毅宣平王(朱永),那也是前后八次获佩将军印,为大明南征北战立下功勋无数,这才得以晋升为国公!”

    “此外,倭国之功并非灭国之功,于我大明而言真正的外患在于北虏,在于日益强盛的蒙古鞑靼部落,而中山侯虽时常立下功勋,但一无平定北虏之功,二无折冲御诲之功,其所有功绩加起来都无法与武毅宣平王媲美,如何可以得授国公爵?”

    “若是陛下此刻晋升中山侯为国公,那臣斗胆请问日后中山侯若出兵平定了北虏,那陛下又当如何封赏中山侯,难不成要册封他为我大明第一个异姓王不成吗?”

    “杨廷和!你好大的胆子!”

    皇帝陛下“勃然大怒”,群臣瞬间噤若寒蝉。

    毕竟杨廷和这个疯子,刚刚说的这话,实在是太诛心了啊!

    异姓王!

    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太祖高皇帝留下过禁令,非朱家人胆敢称王者,天下共击之!

    说白了,就是大明不能出现异姓王,哪怕功绩卓越如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名将,他们也只是生前为国公死后追封为王,但真正的爵位还是世袭国公,追封王爵只是一种死后殊荣,自然不可能世袭下去。

    比如杨廷和刚刚举的这个例子,武毅宣平王,就是一代保国公朱永,生前爵位是保国公爵,死后追封为“宣平王”,谥“武毅”!

    不过杨廷和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现在就给这汤昊封公,确实太早了一些。

    你汤昊可没有折冲御诲抵御北虏之功啊!

    那万一日后你真平定了北虏,难不成朝廷还要被逼着给你封王?

    不合适嘛!

    所以,最好解决方案,那就是先缓一缓,等你汤昊什么时候立下平定北虏功绩,再给你封公!

    想明白了这一点,王鏊、杨一清和费宏等人立刻跟上,出言符合杨廷和。

    而张懋、朱晖、徐光祚和仇钺等武勋自然不可能答应,同样纷纷出列表态不满。

    北虏哪里是那么好平定的,真以为汤昊无所不能啊?

    万一人家北虏不来,难不成这国公还真不给了?

    双方就此爆发激烈争吵,比之先前更是嘈杂纷乱不休。

    “都给本侯……闭嘴!”

    终于,满脸铁青的中山侯开口了。

    他一开口,文武百官全都安静了下来。

    毕竟任谁眼瞅着马上晋升为国公,却被他人从中作梗,导致失之交臂,只怕都会暴跳如雷。

    在这个时候,没人胆敢招惹这位中山侯。

    汤昊满脸铁青地看向杨廷和,冷喝道:“首辅,是否本侯平定了北虏,就可晋升为国公?”

    “理应如此!”杨廷和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很好!”汤昊再次跪倒在地上,朗声道:“陛下,臣自知功不配位,所以此次封公一事暂缓!”

    “不破北虏,誓不封公,还请陛下恕罪!”

    不破北虏,誓不封公!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此刻就连杨一清都忍不住有些动容,暗自赞叹这位中山侯的胸襟与气魄。

    但紧接着下一刻,他们就险些气得破口大骂。

    “陛下,臣可以不封公,但此次灭国之功却是实打实的,一应有功将士封赏却不能少,否则只会令三军将士寒心失望。”

    “至于臣的一切赏赐,分与将士儿郎即可!”

    朱厚照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笑得很是开心。

    “善!汤侯不愧是忠良之臣!”

    “既然如此,那此次平倭有功将士,除汤侯外所有人封赏提高一级,以全汤侯赤诚之心。”

    满朝文武都愣在了原地,然后豁然扭头看向了杨廷和。

    杨廷和面无表情,不知何时已经退回到了自己得位置上,好像这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

    中山侯……杨廷和……

    这是他们唱的一出好戏?

    感受着那一道道质疑目光,杨廷和不由暗自苦笑。

    嗯,狗贼中山侯,这一次真是被你给害苦了啊!

    (本章完)


  (https://www.mirenxs.com/mi/28456/12026.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