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302章 海权与西方

第302章 海权与西方


喧闹之中。

    汤昊与王鏊、杨一清、朱祐杬等人前往宫城。

    途中王鏊由衷夸赞道:“汤侯当真是绝世虎将,只怕经此一战,骁勇善战之名将会传遍天下!”

    “王尚书谬赞了,谬赞了!”汤昊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他与王鏊关系还是不错的,这位有人品也有能力,更何况是吏部尚书,与他交好是个不错的选择。

    正当二人笑意盈盈地交谈时,一旁却是传来了一道刺耳的嘲讽。

    “呵,本官还以为是灭了北虏呢!”

    不用多想,说这话的人,正是杨一清这个狗东西!

    当年汤昊新婚大喜,杨一清这个畜生竟然送来了一头驽马,给汤昊恶心得不行!

    当然,前提是汤昊先坑了人家一把,导致杨一清刚刚坐上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就平白背了一口大锅,然后在接下来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面,都一直忙活着解决掉马政隐患。

    说起来,是汤昊狗,还是杨一清不当人,那还真是不好说。

    不过杨一清都主动开口挑衅了,汤昊自然也不会惯着。

    “哟,这不是大司马吗?”

    “大司马的马处理好了没有?本侯可不想将来出征北虏没马可用!”

    论及尖酸刻薄,汤昊也丝毫不输宫中太监。

    偏偏杨一清是個有涵养的人,所以只是一句话就被汤昊气得勃然大怒。

    “汤昊,你这个该死的竖子!”

    嗯,这个称呼倒是没错。

    毕竟二人年龄差了二三十岁,杨一清还真有资格这么骂他。

    “老东西!”

    “别在这里信信狂吠!”

    听着二人间的这些刺耳话语,王鏊和朱祐杬顿时面面相觑,然后齐刷刷地摇头失笑。

    他们当然知道这二位之间的矛盾恩怨。

    说到底,还是因为兵权的问题。

    这位中山侯自从进入京军执掌兵权以来,就一直将京军战兵牢牢掌控在手中。

    弘治年间的兵部尚书刘大夏,直接就被中山侯给扳倒了,现在还被圈禁在京师里面不得归乡。

    而正德年间第一位兵部尚书许进,更是被这位中山侯治得服服帖帖的,甚至连许进能够继任为大司马,都是多亏了中山侯汤昊的举荐,所以许进自然也就成了这位中山侯的应声虫。

    直到中山侯率军出去荡平倭寇,阉人刘瑾勾结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窃取朝政大权,并且不择手段地逼迫许进回去丁忧服母丧,以致于兵部尚书一职再次出缺,继任者便是此刻的杨一清。

    结果等到中山侯还朝,强势敲响登闻鼓肃清了刘瑾与李东阳势力,还利用马政隐患将杨一清给弄到陕西等地督查马政,一年多方才还朝。

    所以,他们二人之间的恩怨,确实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偏偏此刻京师百姓夹道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中山侯汤昊还在这儿跟兵部尚书杨一清打嘴炮,王鏊和朱祐杬这两个老好人夹在中间,那真是如坐针毡,好不尴尬。

    “竖子!”

    “老匹夫!”

    “有本事你就出征北虏啊?”

    “你以为本侯不敢吗?别到时候你这司马贼掉链子了!”

    “汤昊……”

    “咳咳,二位,差不多行了。”

    终于,看不下去的张永开口提醒道:“马上入宫了,二位当谨言慎行!”

    眼瞅着宫城就在眼前,汤昊和杨一清各自冷哼了一声,然后扭过头去,不再理会对方。

    随即三位尚书大人各自离去前往官署,他们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比如这些有功将士的封赏问题,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灭国之功,非同凡响。

    要是给的少了,武勋不会答应,这位中山侯更不会答应。

    但如果给得多了,那文臣缙绅同样也不会答应,毕竟他们不可能看着朝堂之上再出现一股新兴武勋势力!

    一个宗室势力,就足够让文臣缙绅头疼的了!

    很明显,接下来的朝堂争斗,核心就是此次的封赏事宜!

    至于汤昊,则是跟着张永一路直行,很快就进了乾清宫。

    只见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在低头设计着什么东西,这是汤昊专门给他制造的炭笔,相比于毛笔写字方便多了。

    张永还想要禀报,结果却被汤昊笑着制止了。

    然后就在张永目瞪口呆的注视之下,中山侯爷蹑手蹑脚地上前,下意识地探头一看,结果什么都还没有看到,就被朱厚照反手一巴掌拍在了脑门上面。

    “你这不知礼法的野人!”

    “那么大的块头,都挡住朕的光亮了!”

    朱厚照笑骂一阵,然后将他画的东西直接收好压在了奏章下面。

    汤昊满脸狐疑地看着这家伙,还想伸手去扯,却被朱厚照瞪眼制止了。

    “行了行了,谈正事!”

    朱厚照摆了摆手,示意汤昊坐下聊正事。

    汤昊慵懒地坐在了椅子上面,然后满脸疲惫之色。

    说实话,他也只有在亲近人面前,才会卸下所有防备。

    “这一次结果倒是不错的,倭国算是成了我大明的殖民地!”

    “接下来就是商讨一番,如何尽快掠夺倭国资源,充实大明带动大明发展!”

    “殖民?!”

    朱厚照呢喃着这两个字。

    饶是他这位皇帝陛下,都觉得这有些太过于残酷了。

    “野人,咱们真要这么做吗?”

    “近些日子,大量朝臣官员上奏,为这些倭人求情,无非就是叫朕要推崇孔孟仁恕之道,不能恃强凌弱,这不符合我华夏一直以来坚持的怀柔远人之政……”

    “呵呵!”对此汤昊只是嗤笑了一声。

    他当然明白,肯定会有人跳出来,抨击他所主张的殖民策略。

    毕竟现在的大明,是腐朽儒学的大明,是程朱礼法的大明!

    汤昊这种血腥残酷的殖民策略,本身就与儒学那什么仁恕之道不符,要是真个推行下去,只怕会动摇程朱礼法在大明的主流地位。

    士绅缙绅驳斥一切任何“歪理邪说”,哪怕这些所谓的“歪理邪说”,才是正道!

    事实上,他们拥护的不是儒学,而是儒学带给他们的特权,带给他们的利益,仅此而已。

    汤昊思忖了片刻,决定换一种方式,让皇帝朱厚照明白殖民倭国的意义所在。

    “陛下,您知道……海权吗?”

    “海权?”朱厚照闻言一怔,“这又是什么新鲜东西?”

    “其实也不新鲜,因为我大明曾经拥有过海权,而且不只是东海还有南洋甚至是西洋!”

    汤昊神情唏嘘地开口道,听得朱厚照不由坐直了身体。

    海权?

    这个词汇在大明而言,显得极其陌生。

    “欲国家强富,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

    “这是三宝太监郑和出海归来以来的原话,对吧?”

    朱厚照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些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其实这就是海权思想了,或者说郑和郑公的海权论。”

    汤昊沉声道:“事实上,我大明曾经是拥有海权的。”

    “比如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为了抵御倭寇构筑了海防体系,大明水师保持着高强战斗力,并且是积极主动地出海清剿倭寇浪人,针对来自倭寇的海上威胁,大明每一年都派出上千艘战舰在南北海域内巡逻,即所谓春巡与夏巡。”

    “水师首先以船队巡逻于海上,警戒侦察和寻机歼敌,当发现有倭寇深入内海,则利用报警通讯系统,集中水师与外岛守军协同歼灭,若是倭寇登陆,则以水师与沿海卫所驻军协同歼灭。”

    “此外大明水师还经常出动舰队攻击敌占岛屿,粉碎倭寇的基地,这种进攻型战略的顶点是在追击倭寇的战斗中水师将士曾到达朝鲜海岸与琉球群岛。”

    “再比如为了消除来自东南亚方向的海上威胁,郑和的船队曾在马六甲海峡与之展开激战。”

    汤昊命人取来了堪舆图,上面简单绘制着东海和南洋海图,至于大明他是懒得画了。

    “总之,歼敌于海上是海防战略的核心,更是一套卓有成效的海防体系。”

    “而到了永乐年间,大明水师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巡戈异域,扬我天朝国威,四海八荒外夷宾服,不敢造次,更是将我大明海权扩展到了南洋西洋之地!”

    “可仁宣之后,朝廷开始收缩海防线,远洋船队被召回,大型舰只停止建造,岛屿基地被放弃,撤退政策使水师受到重创,海防线被从远海甚至外洋压回海岸!”

    话听到这儿,朱厚照也不由握紧了拳头。

    他本身就是一个崇尚武功的皇帝,所以难免也对仁宣二帝有些不满。

    永乐盛世何其辉煌霸气,不管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上,那可都是无敌之师!

    结果仁宣二帝为了一时之安逸,全面收缩大明防线,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原本我中国并不是缺乏航海传统的国家,至迟在春秋时代就有了海上运输和海军,可惜因为“中土宗主国”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儒家搞出的那一系列思想言论,直接就粉碎了海权思想诞生的可能!”

    “仁宣之后,无敌于世的大明水师被闲置,先进舰队泡在海港中渐渐烂掉,历经郑和船队数十年舍生忘死才得到的珍贵航海资料被刘大夏销毁,大明全方面停止建造远洋舰船,全力严禁打击海外私人贸易,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让与他人!”

    汤昊发现了自己情绪有些激动,所以缓缓收敛起了心神。

    “陛下,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刚刚说的这些,洪武年间为什么会有倭寇?因为大明没有东海的海权!”

    “虽然大明也定下了水师夏巡和秋巡的规矩,但那都是在近海地区罢了,相当于大明是拥有了近海权,而倭国并没有在大明控制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当时反倒是这倭国占据了东海海权,因为这些倭人四面环水天性习水所以时常出海劫掠,而我大明与朝鲜在这方面不如他们,因此丧失了海权。”

    “但是现在,我大明征服了倭国,将其变成了我大明的殖民地或者说奴隶国,那不管是倭国的海军还是船队,甚至包括倭国的一切,那全都是我大明之物!”

    “接下来,只要大明水师只要将这倭国打造成水师基地,以此地坐镇东海,那么可以肆意驰骋东海之人,就不再是倭寇,而是我大明水师了!”

    听到这话,朱厚照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倭国都被大明给吃下了,还有什么海权可言?

    他们的一切,矿产、金银、钱粮甚至包括人口,现在全都是大明王朝的了,还有什么可言?

    “那么,陛下你再想想,除了东海之外,我大明还濒临南海,尤其是永乐年间,在安南被我大明征服郡县为交趾后,那我大明王朝的触角就成功延伸到了交趾以及南海等地!”

    “结果宣宗废置交趾撤军安南,致使我大明因此丧失了南洋海权,最直接的变化,那就是自仁宣起南洋诸国鲜少再有入明朝贡的,他们也慢慢对大明失去了恭顺之心。”

    “这安南后黎朝视大明宗主国为无物,屡屡出兵入侵占城老挝等地,而大明王朝却因为内忧外患已经失去了大规模远征能力,结果就是只能派遣使臣前去申饬警告,可是没有任何用处!”

    “当南洋诸国亲自见到了大明宗主国的无能为力,亲眼目睹了大明王朝的疲软与虚弱,那他们自然不会再对大明保持敬畏恭顺之心!”

    朱厚照红着眼睛握紧了拳头。

    怪谁都不能怪自家祖宗!

    所以朱厚照只能将怒火对准了这个安南后黎朝!

    话说回来,大明与安南之间的恩怨,也是时候该找个机会清算一二了。

    汤昊再次沉声道:“陛下请看,这南洋有一个马六甲海峡吗?”

    堪舆图上面,汤昊用炭笔将此地给圈了起来。

    “南洋之地都是一些岛国,国力不算雄厚,但胜在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就拿马六甲海峡来说,也就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那道狭长海峡。”

    “不难看出,马六甲海峡勾连东西方的水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海与西洋,同时也是亚洲和大洋洲的水上交通要道!”

    “换句话说,西方人想要走水路来到东方,就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陛下你明白此地的重要性了吧?”

    西方人!

    这还是朱厚照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名字。

    “野人,这些西方人是什么情况?”

    “难道他们比我大明更加强盛,更加富庶吗?”

    汤昊闻言并未过多解释,而是轻笑道:“陛下,在大明以西,就是西域,在西域以西以及更远的地方,那里有着很多文明,这些文明也衍生出了很多国家!”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得明白,如果光是从陆地上面征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距离太远战线太长,然而要是从海上呢?”

    朱厚照对汤昊一直深信不疑,不管他说出什么惊人话语,现在的皇帝陛下都能够接受,毕竟太多先例证明,这个野人是对的了!

    所以此刻一听到汤昊提及,西方诸国可能会从海上进军东方,这位皇帝陛下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

    “野人,此事是真是假?”

    “臣都是从郑公遗留手札中看到的,稍后臣会将手札送入宫内!”

    郑和手札!

    来自西方的消息!

    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那么,现在东海这边解决了。”

    “我大明成功掌控了东海海权,即便真有外邦舰队杀入了东海,我大明也不是没有抵抗之力!”

    “而南洋这边的关键,就在于这条马六甲海峡,它是东西方的门户之地!”

    “从郑公手札中可以得知,西方还有很多古老的文明,这些文明也创建了许多国家,在这些国家里面一定存在比我大明更为强盛的巅峰王朝,而且西方那边的国家大多都是濒临海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水师海军肯定在某些方面,比我大明水师更加优秀更为厉害!”

    这一点,饶是汤昊此刻都不得不承认。

    华夏先前一直受困于“中国式帝王君主”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对海权没有什么概念,但是西欧那些国家却不相同,他们的船舶业早早地就开始兴盛了起来,直到命运女神眷顾他们,葡萄牙和西班牙掀起了一场浩大的航海时代,正式踏上了海上争霸殖民之路,而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正逐步走向了崩坏!

    一步慢步步慢,西方列强都开始睁眼看世界了,华夏子民却迎来了建州野猪皮那群该死的蠢货,不但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反而是闭关锁国妄自尊大,阉割儒学继续奴役华夏百姓子民,最终结果就是近代史书上面那一次次屈辱和伤害!

    现在,既然汤昊来了大明,他自然要想尽办法改变这一切!

    “如果我们控制了马六甲海峡,那就算西方诸国拥有强大水师,他们想要进入东方,想要与我东方通商贸易,甚至是想要攻打我大明,那就不得不先过大明水师这一关!”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控制马六甲海峡!只要控制住了马六甲海峡,那我大明就会掌控南洋海权,到时候即便西方诸国有进攻我大明之心,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与此同时我大明反倒是可以派遣出水师船队进军西洋,巡戈异域进行贸易,一如当年郑公那般扬我大明国威,进可攻退可守,这就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也是海权的意义所在!”

    “只有如此,我大明才能彻底杜绝海洋上面的危险,甚至因此建立起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带动大明发展,做到……中兴大明!”

    进可攻退可守!

    欲国家强富,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直到此刻朱厚照才终于明白,为何野人一直要发展水师经略海洋!

    (本章完)


  (https://www.mirenxs.com/mi/28456/12032.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