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328章 老刘的信心更足了

第328章 老刘的信心更足了


“汉中王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

  群臣怀着激动的心情不断山呼:“请汉中王即皇帝位!”

  连带着周围的将士也手持长戈单膝跪地跟着山呼。

  围观的百姓也被这肃杀的气氛给震惊到,纷纷跟着拜倒在地。

  “请汉中王即皇帝位!”

  杜巳的话,说的很到位,刘协送来的不只是一枚玉玺,而是托付江山社稷。

  当然他之所以能这么说话,自然是诸葛亮提前派人路上教的。

  那片写满小字的布帛是真的。

  只不过上面写的都是刘协自述自己德薄,忝居大位而不能守业,以至于天命滑落云云。

  至于给刘备的诏书,自然是没有的,所以需要杜巳自由发挥。

  杜巳不是个固执死板的人,否则也不会做出带着玉玺远遁几千里来益州的壮举。

  他清楚的知道当今天下形势如何,因此也愿意配合季汉势力。

  若是他不来,蜀中这些人恐怕会直接默认刘协死了。

  如今,老刘肯定会给刘协一个王爵。

  这样一来,他也算是没有辜负刘协。

  老刘是激动的,文武百官们自然也是兴奋的。

  没跑了,我们自始至终都是大汉忠臣,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这下,祥瑞和谶纬就从主角一下子成为配角了,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史书会秉公执笔,在座的都是大汉纯臣。

  只有一人例外,费诗。

  当天,老刘并没有直接接受传国玉玺。

  而是自述德薄,固辞不受。

  当然,群臣都懂,三辞三让嘛,流程得走完。

  大家现在心里有底,不再揪着各种祥瑞不放,已经能安心处理政务了。

  毫不意外,第二天,尚书令法正、侍御史孟获等官员接连上书弹劾费诗。

  罔顾事实,诽谤君上,诽谤群臣……

  老刘到底是仁慈,站错队这种重大政治问题都没有杀他。

  或者说,在这敏感时期本就不适合杀死政治犯。

  而只是将其任命为郡从事,左迁永昌郡。

  永昌郡,朝廷辖区最南疆,对于在当地毫无根基的费诗来说,这就是流放。

  因为送行的人少,没有什么人情往来耽搁,被贬官的第二天,费诗就带着他的家人踏上了去南中的路。

  由于新修的道路宽阔平坦且笔直,他路上倒是不会受到太多的颠簸劳累。

  只是没有多少人为他送行这一点,却让他的心里踏上了比颠簸更加悲凉的路上。

  他离开后,成都照常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仿佛从未有这号人似的。

  元旦节的大朝会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杜巳配合群臣以天子旨意劝进,刘备推脱不过,只得‘无奈’同意即皇帝位。

  然后下令在成都武担山之南修建祭天台。

  令百官议定良辰吉日,以便正式昭告皇天后土。

  之所以选这里,是因为若以成都城为中心,武担山居乾位。

  各官署也都在积极履责,井井有条的处理各项公务。

  地方上此刻也都积极向成都靠拢,没有人敢懈怠,包括交州士家掌控的几个郡国都乖乖派来了上计吏。

  这让朝廷更新了对自己统辖的领土的了解。

  看到各方奏报的刘备颇为欣喜,他没想到如今自己的家底竟然这么丰厚,因此对北伐的信心更足了。

  益州北部夏收的粮食基本上都被平南战争耗光。

  幸而,今年是个丰年,各地秋收入府库,让朝廷财政狠狠的喘了一口气。

  这也让朝廷意识到,去年修缮都江堰的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成都平原上百万亩耕地,没有出现灌溉缺水的问题,夏天大雨水位上涨,也因为其泄洪能力而没有威胁到耕地。

  去年,还是诸葛亮劝老刘设立专职堰官来管理和维护都江堰,加强水利建设。

  今年老刘已经主动召见堰官进行领导讲话,命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切实将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中,不辜负王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和期盼。

  还有曲辕犁等工具,今年要在境内全面铺开。

  南中的道路修建,目前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工程。

  目前覆盖越巂郡、朱提郡这两个距离成都较近的郡国境内的交通网络已经建成。

  下阶段正在从两郡的郡治,修建通往建宁郡郡治滇池的郡级大道。

  只不过,此后南中属于非战时动员,劳动力和工作效率降低。

  剩下三分之二的工程预计需要四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完成。

  南中除了兴古郡和永昌郡之外,都对教化夷民,传播种植、养蚕、纺织技术,开垦耕田,发展渔猎,等事项都做了十分详细的汇报。

  派往南中管理盐、铁、金矿的官员也都调查了南中相关资源。

  对每年能向朝廷输送的数量做了估计。

  这些地方都是目前朝廷力量掌控强力的地方。

  而兴古郡则是因为太穷,汉人人口只占境内十分之一,所以当地太守张裔并没有采取太激进的为政举措。

  至于永昌郡,因为他是直接投降的,并没有接受平南汉军的洗礼,所以朝廷治理当地需要依靠当地豪强大姓。

  因此在永昌郡,朝廷除了修路和收税,并没有在当地展开什么大动作。

  当然只是现在是这样。

  等路修好了,他们就会赫然发现,汉军的战车能直接开到他们脸上。

  到时候他们若是不乖乖当顺民,朝廷就赏给他们爱吃的大嘴巴子。

  其实云南郡本来也可能像永昌郡这般听调不听宣,只不过刘禅派汉军在当地豪强作乱中救了太守吕凯一命。

  吕凯心怀感恩,自此十分积极配合朝廷政令,并且借助汉军的帮助对境内豪强展开清算。

  如今,他已经彻底倒向成都,可以算做朝廷忠臣。

  整体上来讲,说一句南中已定是完全没问题的。

  除了刘禅先前撤军的时候带来的上百车财货、数千头耕牛战马、两万户人口之外。

  南中目前正源源不断的向北部输送粮食、盐铁、木材,不断充盈着府库。

  南中原始森林广袤,百年大树比比皆是,其中有很多的上等木材。

  无论是用来做建筑材料,还是打造攻城器械、修建船只都是极好的材料。

  后世不少皇帝修建宫殿的时候,就常常不远万里来云南运输木料。

  刘备父子肯定不是要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他们是有雄心壮志的。

  所以他们用这些材料打造战船、修建攻城器械,以及打造棺材。


  (https://www.mirenxs.com/mi/29416/12006.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