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 > 第171章 新静夜思:低头踏明月,举头思故乡。

第171章 新静夜思:低头踏明月,举头思故乡。


能直接通过这一步测试的学员并不算多,但基于整个赛里斯庞大的人口基数,去年多所航空航天大学所招收的委培学生多达数千人,一个学校选出十几名优秀苗子集中到潜艇学院进行强化培训,光是这些优秀苗子的人数凑在一起,就能多达数百人,而如果在这些人中再挑出更优秀的苗子……

  这就是人口大国所能带来的好处。

  当然,这种选拔是基于有着完善基础教育体系下形成的选拔,所有像王晨槟这样的优秀学员,都是经过完整十二年的高中教育,并且在高考中有着一定文化知识和功底的优秀青年学生,这是基础条件。

  在蓝星上,已经超越赛里斯人口总数成为蓝星第一人口大国的白象……

  就没法享受到这样的红利。

  因为他们至今都还没有完成系统的基础教育,大量的年轻人都处在文盲和半文盲的低素质程度中。

  要知道海军是个技术性极强的专业性兵种,你总不可能让一群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文盲半文盲士兵去操作复杂的机械设备,更不可能让他们还要学会比海军更高深的太空知识,连初中物理都搞不懂的人去操作太空战舰吧……

  晚上,王晨槟结束晚上的飞船结构晚课后并没有直接返回宿舍,而是溜到了图书馆准备找两本书给自己加点文化餐,只是他带着借出来的书籍返回宿舍时,却在路上他遇见了几名熟人。

  说是几名熟人并不太准确,因为这些人并不是几个人,而是一群人。

  这些人正携带着自己的被褥行装,列队等待着登上一辆辆来接他们的军车。

  这些人中,恰恰有几人正是王晨槟隔壁宿舍刚刚认识没几天的老兵。

  “老荣!”

  王晨槟向着自己认识的那几名老兵打着招呼,他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就是去上了一堂晚课,然后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一回来就看到曾经的隔壁的舍友就要离开这里了。

  发现王晨槟的老荣向身边的指挥官低语几句后,他便将自己的行装递给战友,自己快步跑到王晨槟面前。

  “还好你回来了,你再回来晚一点,连和你道别的机会都没了。”

  老荣上来就庆幸两人还有机会见上这么一面。

  “怎么就走了?”

  王晨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看对方的架势,肯定是接到什么任务要开拔了。

  “都受训几个月了,上面……缺人啊!”

  老荣压低声音,背过身子向天上指指,王晨槟不露声色的向上瞄了一眼,老荣手指的方向……赫然正是高高挂在天上的一轮明月。

  “真的……去上面?!!”

  听到老荣开拔的目标居然是月球,让王晨槟差点没惊声叫出来,还好他立刻意识到这肯定还属于保密状态,赶紧压低声音向老荣确认着。

  “我们猜的,但是十有八九跑不了!你想想,把我们这群天天挖洞刨土的穿山甲丢到海军潜艇部队来接受特别学习和训练,学的都是太空类知识和月球相关的地质理论……不是去月球还能是去哪啊!!”

  老荣对猜到这个答案露出三分得意。

  王晨槟来潜艇学院也没多久,到现在为止也就刚刚半个多月的时间。

  他们刚到的时候就认识了隔壁宿舍的这些老兵,这些老兵的年龄很奇特,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出头到四十不惑之年的超级老兵都有,军龄差异极为宽广,一看就知道是一支专业技术性极强的单位才能有的特点。

  一开始王晨槟认为他们是海军。

  三、四十岁的老兵在陆军有些突兀,但是在海军这种技术性极高的军种中,却真的不稀奇不罕见。

  军迷中经常形容,三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的海军,虽然最后形容百年才能炼出合格的海军有些夸张中的极度夸张,但海军的培养和训练在三军中确实是最费时费力却不容置疑。

  一个合格的海军士兵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陆军中,服役五六年的士官已经可以有资格当班长带新兵了,但是在海军……

  他们才刚刚从菜鸟变成一名合格熟练的水兵!

  所以有军事史学家曾经对二战小日子海军军官,看到战舰受损失去战斗力后,动辄就拉着一船剩余的海军士兵全部玉碎沉到海底喂鱼的行径极为鄙视和庆幸。

  鄙视就是因为海军的特点就是需要大量有经验的高素质水手去操作军舰,以及战时受创后的管损作业。

  最典型的战例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信浓号航妈在第一次初航时,被灯塔国潜艇射水鱼号发现,连续射出的6枚鱼雷,命中4发信浓号后,按说信浓号航母是用大和级战列舰的船体改建而来的,不管是姊妹舰的大和还是武藏号,都是遭受了12枚鱼雷和7枚鱼雷,以及多枚航弹轰炸后才最终沉没的。

  以信浓号坚固的舰体,被4枚鱼雷命中造成的损伤压根不会有多大问题。

  可信浓号上的士兵几乎都是新兵,严重缺乏训练,技术生疏缺乏足够的管损经验,在危机发生时惊慌失措,无法切实实施损管救护,最后导致这艘7万多吨的航妈第一次初航仅17个小时后便沉没喂鱼。

  所以战史学家的庆幸,就是庆幸小日子这无厘头动不动就玉碎的癖好,导致此前大量优秀的有经验老水兵,在一次次战斗中迅速的一批批的死在自己军官的命令下放弃了逃生的机会,用它们自己这无厘头的癖好,加速了小日子帝国的覆灭速度。

  说回王晨槟他们。

  虽说双方年龄相差挺多,但因为宿舍相邻的缘故,大家也很快相熟起来。

  只是这些老兵很奇怪,从作训姿态上看,他们明显是士兵不假,但从他们的肩章领花上看,他们又不属于海军,而且从行为举止上看,他们又不是普通的陆军作战单位;

  想好奇的打听一下,这些人的口风又特别的紧,只是在和眼前的这位老荣熟络起来后,前几天老荣这才神秘兮兮的告诉了他们真实的身份。

  他们这些老兵不是普通的陆军,也不是空军,更不是海军,而是联勤保障兵种中所属的特殊部队。

  如果再说的通俗一点,其实就是工程兵部队。

  工程兵是由工兵、舟桥、建筑、伪装、野战给水工程、工程维护等专业部队组建。

  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工程侦察,构筑重要工事,设置和排除障碍物,实施破坏作业,对重要目标实施伪装,修理道路,架设桥梁,开设渡场,构筑给水站等。

  在作战中,工程兵与其他兵种密切配合,保障己方军队隐蔽安全,指挥稳定和快速机动,阻滞敌人机动,并能以地雷爆破器材等直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新赛里斯建国之后,因为国内军队各种建设百废待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赛里斯拥有着一支庞大的工程兵建设部队。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以及开放后国内发展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大量的工程兵部队便在大裁军中,逐步被撤裁转业,成为了一支支国营的建筑建设单位。

  目前的赛里斯军队中,已经没有了工程兵这个兵种,但并不代表着它已经彻底消失,而是更换了名称少量的依旧存留在军队当中。

  因为不管国内国营的各种建筑公司,哪怕就是国字头的什么一建二建一铁二铁,技术实力再强、设备和人员水平再高,但那些绝密军事建筑……

  也只能是由军队中的这些工程技术单位进行建设。

  而老荣他们,就是现在军队中少数还成建制存在的工程兵部队。

  这也是章成铭去年和陆军大佬们要人后的结果。

  首批陆军中受训调派的,就是这些工程兵部队。

  这些工程兵部队由于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军事保密程度,他们通常不仅业务能力出色,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忠诚度,要不然国内各种高度保密的军事建筑也不可能由他们来动工兴建。

  虽说老荣没有具体说出他们负责的施工项目,但是还记得老荣刚才话语中所说的那句话吗?

  “把我们这群天天挖洞刨土的穿山甲丢到海军潜艇部队来接受特别学习和训练……”

  聪明的王晨槟立刻猜到了老荣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像穿山甲一样,在赛里斯的土地、大山中刨土挖洞,建造出一个个可以抵御核战争核弹打击的战备坑道,挖掘出一条条隐藏无数战略导弹栖身之地,和提供给它们神出鬼没的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世界。

  “老荣,恭喜你啊,上月球去继续刨土挖洞了!今天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了。”

  王晨槟看着眼前的这名老兵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羡慕对方能比自己更早一步踏入太空,也有些伤感刚刚认识的这位老哥们就要这样分别,虽然现代通讯很发达,但受保密条令的限制,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又执行着怎样的秘密任务。

  “嗐!别瞎想,我可是听说了,今天你的鱼雷管逃生训练可是排名第一呢!好好练,就像嫦娥6号登月时网上说的那样,月球那么大,能在上面展示国旗的国家一只手就数完了,国旗那么小,但整个月球背面就只有一面国旗!现在太空这么大,但能踩在上面的……只有我们赛里斯人的脚!”

  老荣用军人的方式捶了一下王晨槟的胸口,为其加油鼓劲。

  虽然相处时间真的不长,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些时候并不能用时间长短来判断,他从心底欣赏这个年轻人。

  “嗯!有机会,我们一定能在太空相见!”

  “一定!”

  一老一少两名赛里斯军人,在相互敬礼后,老荣迅速的跑回军车。

  军车很快启动,王晨槟目送车队消失在潜艇学院的夜色之中,驶向不知名的出发地,随即他仰头望向那一轮明月,皎洁的月亮和漫天闪烁的星辰,似乎在召唤着他。

  (现在分割线傻AI都认为是章节外的内容??)……………………

  数日后,两艘刚刚服役没多久的滚装太空飞船,带着上百名工程兵部队官兵,和满舱的各种建设物资,以及十多名航天员,以及有过登月经验的深潜员,降落在了月球正面的北半球的雨海上(月球地名雨海)。

  雨海不仅是一片宽大的平原,而且这里东面比邻澄海,南面连接岛海,而西面更是连接着更宽大的风暴洋。

  从目前赛里斯已经掌握,且熟练运用的熔岩管基地建设技术来说,选择在这种平原建设基地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熔岩管基地虽好,可也有一个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熔岩管通常位处在陨石撞击形成的火山附近,熔岩管确实能省不少成本,可架不住熔岩管附近的平原面积实在有限,而现在采集氦3的贪吃蛇……

  恰恰最喜欢的采矿区就是这些平原。

  土地平整且石头含量少,这对于贪吃蛇来简直就是成本最低,最省心省力省能源的采矿牧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月球前进基地的采矿效率,因为需要频繁的大量粉碎石头开始出现单台产能下降趋势后,新基地的开设便愈发突显出来。

  一开始赛里斯高层和章成铭还打算继续掩人耳目,在月球背面开设分基地,  可随后因为佣人国和周边几个小国在灯塔的怂恿下疯狂挑衅作死,最终决定杀鸡骇猴的国策方案后,干脆就决定来玩个大的,直接在月球正面的平原上建立多个采集矿区。

  一个是为了之后彰显国家实力,另一个……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放着月球正面那么多平原舒爽的矿藏牧区的肉不吃,跑月球背面坑坑洼洼的地方啃石头……

  我们特么的是国际镭风要留给外国人吗?!!!

  “这就是月球啊……”

  “那就是蓝星啊……”

  穿着一身干净利落,且修身的新型防护服踏在有些松软的月壤上,老荣和无数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一样,环顾一圈这片荒芜到极致的土地后,不由自主的仰起头,透过头盔上的遮光面罩,遥望着三十多万公里外的那颗蓝色星球。

  能一下子满足那么多人同时出舱,自然不会是使用传统的那种硬式出舱服,那种上千万造价的出舱服不仅造价昂贵,同时生产速度也极为缓慢,根本不够未来迅速发展的航天部队和无数要进入月球、小行星带工作的人员使用。

  虽说有墨攻这种外骨骼装甲的改进型做硬式出舱服的替代,可墨攻毕竟是硬式外骨骼设计,它的设计初衷注定了它个头不可能缩减下来。

  而无数在太空飞船工作,甚至是太空战舰中要面临敌方进攻的船员们,也不可能在船舱内穿着墨攻这种东西工作,不说别的,穿着墨攻这玩意,你就不可能穿过一个个固定的水密气密舱门!

  因此必须要生产一种可供在真空环境下使用,修身、尽可能贴身的软体航天服供所有人员使用。

  这个要求很快在绝对零度的延伸应用诞生的化炼区得到了解决。

  那炼油厂旁重新开工生产的工厂,就是将炼油厂运送过来的半成品原料,通过对各种分子材料的重新构建,生产出新型的石化纤维材质,将它们变成既轻便又耐磨防穿刺,又具有防辐射和具有密闭性的新型材料。

  有了这种新型材料,下游的服装厂,以及相关的头盔厂和维生设备厂,迅速的生产出一批又一批轻便好用的气密服出来。

  用它生产出来的气密航天服,除了头盔实在没法再缩减多少,全身穿戴完毕后,也就比穿厚实的棉袄还要瘦一圈,类似于人体套一件打底保暖内衣后,外面再套一件中度厚实的棉衣而已。

  同时新材料的出现,也解决了每次出舱时,必须要航天员、工作人员忍受减压增氧的繁琐过程,即便是内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整个新型航天服也依旧保持着相当的灵活程度。

  充其量就像秋冬时节穿一件稍厚实的棉衣棉裤,微微带来些许不方便一样。

  这点优势其实才是最大的突破,它可以让所有人不用再忍受反复的降压和增压的过程,只需要两分钟的时间便能快速穿戴好整套服装和佩戴好外部的氧气罐、水罐等设备,这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航天员们的出舱效率。

  可以说,它的出现,总算是解决了一直令章成铭和航天局头疼的大问题。

  “各位战友们,看看过下瘾就得了,咱们在这的时间长着呢,后面有大把时间给你们仰望蓝星。”

  老荣和其它工程兵战友们的头盔耳机里,传来此次工长孙良淏的声音。

  本来他要随先驱1号第二次去进行挖土的,但后来临时任务变更,便被安排到月球这里二次登月,带领这些工程兵迅速的在雨海上建设起新的基地。

  这个基地的一期设计规模不算大,仅仅只是建设一个提供两百人左右的团队的固定生活设施。

  人数虽然不多,但由于这一带没有熔岩管,只能在此一边挖土烧矿提取月壤中的各种水份、气体以及氦3,一边就地取材将烧炼完的泥土继续加热烧制成特殊的月球砖块,然后利用特殊的粘合剂将这些月砖搭建起一个个硬化起降机坪、机库、生活区、气闸区等等设施。

  但一期基础工程完工后,随即而来的二期、三期工程就极为的凶残了。

  因为在此基础上,这里将迅速的扩建出一个近千人的大型生活基地,同时在雨海表面牧矿的贪吃蛇们,将会把雨海表面泥土中所含的丰富钛铁矿给分离出来,然后运送到基地二期工程修建的化炼工厂中,直接在月球表面开始生产优质的零钢和各种材料……

  最终在月球上,开始直接自动化的生产太空战舰和飞船!

  这样的工程量,放在蓝星地表上,也是一个大工程项目,动用的人数和工程机械,还有建设消耗的时间都是海量的,可是在月球上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但时间已经不能容赛里斯人等待,只能派出这样的工程兵部队,在月球上提前开建这样的太空工厂。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孙良淏这些有着丰富月球基地建设、采矿和各种相关经验的深潜员,成为了这个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顾问。

  “明白!”

  虽然小孙的话语有些扫兴,但是都是当兵出身,工程兵们并没有什么抱怨,而且孙良淏在月球上的工作资历和经验……也没法让他们抱怨,毕竟人家在月球上待的时间……在这批人里是数一数二的。

  很快,两艘飞船大大的货舱里,各种玖爪工程机械被工程兵们一一的开下船只,一个个像集装箱的临时驻扎简易生活舱,也被送了出来,在月球专用工程车的运输下,送到平整的月表上快速连接起来。

  而更大个的蛋壳式临时机舱,以及若干个生活物资集装箱被送到临时充当仓库的机舱中堆放。

  一个个气闸舱、连接舱也快速兴建起来,三十二个小时后,一百多人在月球上生活的临时基地,便迅速的在雨海上拔地而起。

  完成这步的工作让这些人总算在月球上有工程兵们都有些疲惫,但是此刻没人想睡,在一百多号人的注视下,两艘飞船慢慢的离开了月表,升入了浩瀚的太空中,向着远处那颗蓝色的星球飞去。

  看着越来越小的飞船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中,即便是知道月球南面几千公里外,有着另外一批赛里斯人和自己一样在这个星球上,但是站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和远方的蓝星,一种孤独和寂寞感突然莫名的笼罩在所有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工程兵心头上。

  “各位,都想家了吧……作为过来人,我奉劝大家,没事别少看太空,更不要看蓝星……越看你会越想家!因为在蓝星上,我们想家只能朝着家乡的方向看,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每天都能看到家乡的土地!”

  耳机里,公共频道再次传来孙良淏的声音冲击着所有人的耳膜。

  他说的没错,站在月球上,就像现在,每天都能看到蓝星自转时,赛里斯所在的大陆所在的位置,那里是自己的家乡,有着自己的亲人,有着自己的家人。

  这种每天都能见到的景象,会比在蓝星异国他乡时,更能直观的冲击和勾起人的思乡情绪。

  作为工程兵,哪个不都是长期离家,神秘兮兮的在赛里斯大地的某个犄角旮旯里刨土挖洞,长期的离家让大家都渴望和家人的团聚。

  只是还没等大家涌出更多思乡想法和念头,这小子突然贱兮兮的继续说道:

  “作为在月球上长时间工作生活的过来人,我送你们一首诗,当你们想家时就念一遍,听好了啊:”

  “新静夜思,作者,孙良淏。”

  “窗外满星光,恰是银河霜;低头踏明月,举头思故乡。”


  (https://www.mirenxs.com/mi/29700/12164.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