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 > 第271章 黄立原

第271章 黄立原


瞧着面前这个眉目含情的少女,连晓敏忽然有一种“李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这两年,玉芳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再不是当初第一眼见到的那个,瘦得像根柴火一样的小姑娘了。

  现如今,不仅自己的个头蹿到了163,就连玉芳也有1米6左右了,比之前长高了有很大一块。

  当初那个头发焦黄的“黄毛丫头”,现在也有两条油黑的长辫子,而且越长越水灵,虽然不能算啥美女,但是也十分清秀可人。

  瞅着她这副心里有鬼的样子,指定是有意中人了。

  “你不是真看上哪个知青了吧?”

  连晓敏心头一紧,忽然想起那首着名的知青插队名曲《小芳》,但是她可不希望玉芳就是歌曲里的女主角。

  什么“让人永远不能忘怀”,“陪我度过那个年代”,那不还是回城就分开了么。

  玉芳这么温柔善良的一个小姑娘,又是自家人,最好还是别选男知青,去经历那些个考验。

  正当她心里暗自想着的时候,面前的人终于开口了。

  “不是啥男知青,我不喜欢知青那种类型,就是吧……他是个成分不好的人,哎呀,我娘和我哥指定不能同意。”

  “那你倒是说,究竟是谁啊?”

  玉芳一咬牙:“就是老黄家的黄立原,他家成分是富农……”

  连晓敏使劲儿回想着,终于想起来了。

  这个黄立原,别人都管他直接叫小立子,是第四生产小队的,在四小队长王秉义手底下干活。

  他身材魁梧,那个身型有点像王新田,但岁数也就是十八九左右,平时就知道闷头干活,很少吭声,是个沉默寡言的性格。

  长相嘛,中等偏上,瘦脸膛儿,鼻直口方,瞅着也还挺周正。

  “他家好像挨着孙广才家吧?都在靠土坡子那儿住。”

  村里有个土坡子,那里住的几户人家,家境都不好,看那一片儿房子院子都叫一个破,就能知道。

  孙家是全村最穷的了,黄立原家估计也不咋地。

  连晓敏以前就在网上看过一些这个年代的人讲述时代的文章、小说,说家里成分不好,是地主、富农的话,各种挨欺负。

  还要经常受批斗,长大了不能找好工作,什么好事都没有资格。

  她意味深长地瞅着玉芳,啥也没往下说,只当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玉芳给晓敏讲,自己小时候,六七岁那会儿,有一回上山捡柴,不小心滑下了山坡。

  脚崴了,动都动不得,吓得就知道哭。

  小立子哥哥也才十岁,去把她救上来,身上被树枝子刮了好几个口子,还将她背回了家,后来还总帮她捡柴禾。

  那时候小立子爹身子骨不好,黄家也算全村最穷的,玉芳总偷偷给他拿半个窝窝,或是一块地瓜,是他唯一的朋友。

  这两年,黄家成分高,总挨红小队的收拾,黄立原的爹身体遭不住了,也没了,家中现在只剩个娘,还有一个小弟。

  连晓敏也不知道说啥,这小芳哎,看上了这么一个小子,打小儿的情谊如此深厚……真是青梅竹马啊。

  以后如何选择,要看她自己咯。

  反正,熬过这七八年,也就会好起来的,毕竟岁数都小,八年以后玉芳才二十三四岁,人生还长。

  不过,也要看李家人的态度了,还有玉芳是否坚定。

  忽然一拍大腿,完了,又损失一个“战友”……

  又一个小姐妹眼瞅着要有归宿了,咋自己这么年少有为就沦落到要耍单蹦儿、剩老哥儿一个孤军奋战了呢。

  受玉芳的情绪传染,她脑海中不禁再次出现某个江湖大哥的身影。

  啊,摇摇脑袋,赶紧将他的影子挥散。

  “晓敏,你摇啥脑袋瓜子呢?还一抽一抽的。”

  “啊,我没事,哈哈,有个飞虫,玉芳,你这真是一大关啊,我怎么才能帮上你点啥呢……”

  玉芳笑了:“你先帮我保守秘密就行了!”

  俩人说说笑笑,午后时光很快度过。

  炕上小凤三个娃子都醒了以后,一个个立刻跑出去院子里玩。

  连晓敏又问起玉芳,牛棚住的那些人都咋样,最近有没有发生啥事。

  玉芳每天三遍在那边煮猪食,喂猪,跟张长栓一起照顾牲口。

  小姑娘又心善,从不会另眼看待那些大叔大婶,所以跟他们都挺熟。

  “那些人没啥,但是大舅偷偷跟我说,听大队长透露的,过段时间,上面委会的人,又要下来整事儿了,就拿牛棚的人,还有黑五类子女开刀。”

  张长栓是张大翠的大哥,就是玉芳的大舅。

  这老爷子,总把从儿子张胜利那儿得来的“情报”,透露给妹子和小外甥女,也挺逗的,都是些开会传达的“上面的信息”。

  三道沟是大生产队,村子人口也多,搞批斗啥的本来就想都往这儿来。

  但仗着张胜利这个大队长,性子忒横了,有时候谁的脸子他都敢给摆,红小队的人就不咋敢来。

  这回是挡不住了,趁着春耕前,鸽委会的人要来折腾一趟。

  连晓敏暗暗记在心里,到时候见机行事,谁敢来三道沟发威,她就给谁偷偷使绊子,让他好瞧。

  ……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半个月,转眼来到四月十六号,王新田和汪珍结婚办喜事这一天。

  他俩提前几天,就带着介绍信去把结婚证领好了,这天是在高家屯办酒席。

  这事连晓敏指定是第一个被邀请的对象,属于王新田这边头等的贵客。

  不知情的众人还有点纳闷,为啥这个三道沟来的小姑娘,没有作为“新亲”吃席,而是坐到了列属男方的亲友团。

  本地风俗,女方这边的亲友叫做“新亲”,更显尊贵,婚礼中受男方这边的更多礼待。

  豆包不管那个,好好招待着晓敏,还有带来的两个小娃子。

  王新田的爷爷王联友心中是有点数的,大孙子虽然没跟他说细情,但讲过,晓敏身上有功夫,救过他的命,还帮他很多。

  老爷子不是一般人,见识不少,口风也严,谁都不会去透露。

  这回对这个女娃子是十分的看重,格外照顾着,为孙子有这等出色的朋友高兴。

  难怪了翻盖房子、办酒席啥的,新田非要一律自己出钱,这腰包瞧着可真挺鼓,看来这个朋友是贵人呐,该说不说的,肯定帮不少忙。

  老王家因为王联友撑着,家庭条件在本地数得着前把儿,亲戚朋友来吃席的也多,摆了十五桌,要不是想低调点,那得更多了。

  知青院那边,提前一天已经单独请过客了,摆了两桌。

  所以这一天,只两个女知青严静、白佳慧陪同新娘子过来,其他人都没到高家屯。

  她们仨,还有石卫红,这四个人是最早一块分到三道沟的一批女知青,心中都很感慨,现如今,都嫁了两个了。


  (https://www.mirenxs.com/mi/30044/12063.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