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 第184章 莫不是故意的?

第184章 莫不是故意的?


第184章  莫不是故意的?

        宋朝,开宝年间。

        “经此一胜就觉得后晋能够胜过辽国,从此开始只想用那些‘符合心意’的人,不愿意让任何人影响他心情,看似在收拢权利,实则威望只会因此不断散失,国家也难以发展。”赵光美评价道。

        坦白讲,一个君主收拢权力没什么可责怪的,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可你不能在收拢权力的同时任人唯亲、不听正确意见。

        哪怕是小人也算了,只要有些才能,起码能稳住局面,可你只让那些逢迎而无能的人上位,谁来干活?

        乃至于石重贵后期朝堂的情况甚至变成一群人都支持后晋反攻、相信石重贵的计策,这与他一直以来喜欢任用附和皇帝意思的人密切相关,毕竟不附和的都被踢出去了。

        因此剩下的人怎么可能违背上意?

        赵德昭也对石重贵这样日渐骄奢的自满也是有些惋惜:“桑维翰处理内政还是有些水平的,但那个冯玉可不好说了。”

        桑维翰虽然不能拿出军事方面的应对的办法,但治理内政是有真才实干的,同时,他还能压得住其他大臣、节度使。

        在后晋那么一个地方势力极其不稳固的情况,随时都可能产生小心思的情况下,朝堂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而冯玉就不需要说什么了,自己的能力就不行,还屡进谗言,弄权索贿。

        他担任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种种职位,对后晋来讲可是一场不小的灾难。

        【冯玉也是有背景,有关系的人,他是冯皇后的兄长,同时自己又善于揣摩上意,逢迎有加,于是越发被石重贵的喜爱。】

        【特别是在此次战后,骄傲自满的石重贵越发随心所欲,肆意任命官职,于是冯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后晋的权力中枢核心,担任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

        【同样,这时候的石重贵还没有忘记制衡之术,希望用冯玉来分宰相桑维翰的权力。】

        【及至当年年底,桑维翰变成了开封尹,彻底的失去了压制地方的可能,朝堂就此走向了混乱的局面。】

        【开运三年夏,河南、河北都出现了大饥荒,饿死者数万人,盗贼不断出现,又有雨水连绵,河水上涨,不少地方即将收获的庄稼就此被淹没。】

        【朝中却因为诸多政治斗争始终不能做出有效回应和快速支援。】

        【因此,定州西北的一个寨子就因为朝廷给的不管不问而心生怨恨,转头向耶律德光透露消息——中原大饥,是个发兵的好时候,希望你成功后别忘了我们。】

        ——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看着百姓流离失所、饥饿而死的画面,只能不断叹息。

        虽然他也担忧百姓,但那毕竟不是大汉,他做不了什么,而且阻隔在他们之间的还有时间!

        至于河北河南大饥,无疑是一个早已预料到的结果。

        契丹两次南下,战场都是在后晋土地上,波及范围岂不广阔?

        而在战火蔓延的情况下,百姓们连命都活不下来,生怕被抓走当苦力活,或直接被杀,哪来的时间和土地用以耕种?

        况且,后晋多次大军开拔,那么后勤的大批粮草来自何处?除了百姓那里,还能从哪来?

        <div  class="contentadv">        可后晋那时的天灾可是接连不断,百姓家中必然没有足够的粮食,去年收获的粮食能不能撑到第二年还是个未知,饥荒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刘启同样痛心,但他还有些不解:“辽太宗前两次也是趁着中原混乱时出兵,这一次还是?”

        毕竟这已经是第三次南下了!

        出兵可不是出远门玩,军队的每一次调动消耗可谓不大,耶律德光虽然有着功绩和人手支撑,但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连续南下。

        也就是说,此次倘若还不成,他往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耶律德光欣然接受了这个消息,但他也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不再那样单纯的打仗了。】

        【开运二年,石重贵秘密派人给赵延寿送信,想要劝降赵延寿。】

        【并不算异想天开,胡乱出招,也不是慌不择路,毕竟当时先归契丹内部后又反叛的中原人并不少,当时赵延寿的回应模棱两可,并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明确拒绝。】

        【开运三年三月,石重贵再次派人悄悄给赵延寿送信,不断强调朝廷的心意、看重你的才华,又是许以厚利,甚至还找到了曾经在赵延寿手下任职的赵行实,让他用熟人的身份去打动赵延寿。】

        【等到七月份,赵行实回到后晋,带回了赵延寿的信:“我久陷契丹,愿回到中原,请发大军接应,我当脱身南归。”】

        【而就在六月底,耶律德光再一次拜谒了祖陵;七月二十三的时候,又征召各道兵马。】

        ——

        汉朝初年。

        刘邦已经闭上了眼,这还需要继续往下看吗?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石重贵这个家伙居然真的以为赵延寿动了心思,而后晋的整个朝堂、或者说有话语权的都是顺应石重贵意思的人,无人反对。

        刘邦不由感到牙疼,你可是皇帝啊,就这么轻易相信了?

        换做是他,不试探上几个回合,怎么可能轻易接受赵延寿的投降?

        而且就算接受了,那自己也必然有着其他方案,最起码的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是必须的啊!

        再从赵延寿的角度来,谁能想到石重贵居然这么就选择相信了?

        莫不是故意的?

        或者早就另有安排,有了充足的准备?

        吕雉凉凉道:“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不就是之前的战争打出了自信心,打没了理智嘛。”这话说的有几分讽刺。

        石重贵那是打出了自信心,打没了理智吗?

        那分明拿着茅草当长枪了!

        而且后晋对契丹的情报刺探做的显然不够充分,耶律德光的行动是一点也不清楚吗?

        还敢相信赵延寿?

        刘邦的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接下来的时间中,大汉的情报系统必须要强化了,要培养挑选擅长此道之人,同样还要对周边国家派出自己人。

        ——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眼睛一亮,同时还有些不可思议,这种简单的招数他并不是没有想过,可不会真的用出来,但没想到未来居然真的用得上!


  (https://www.mirenxs.com/mi/4222/117609236.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