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舍我其谁
大明小学生正文卷第八百三十二章舍我其谁明眼人都看得出,左都御史屠侨这三条,虽然就提了一次秦德威的名字,但其实全都是针对秦德威来的。
第一条,提出宫务问题就不用说了,明晃晃的就是挑拨张太后和秦德威之间的关系。
第二条,提出要讨论辅政大臣工作流程细节,以及办公地点的问题,完全针对秦德威独霸文渊阁来的。
第三条,提出太子是否可以移居无逸殿,其实就是第二条备选方案了,根子还是针对秦德威。
大家还以为秦中堂要花样百出的反击的时候,都准备好了观摩和学习的时候,没想到秦中堂直接掀了桌子,以太子健康为理由,要求退朝散场了。
就是屠总宪本人一时间也愣住了,他在官场干了几十年,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这些议题都是他精心准备,与严阁老通过了气的!
除了第一条是刚刚收到风,听说秦德威在西苑提议方皇后摄理宫务后,现场临时加上的。
另外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堪称是环环相扣,挤兑着秦德威要么认了第二条,要么认了第三条,总有一款适合的。
如果你秦德威还是极力主张忠义,要求阁老们继续值守无逸殿,就近侍奉皇帝。
那么根据这个理论,忠孝不分家,皇太子是不是也该尽孝心,移居到西苑,就近侍奉皇帝
这样的话,阁老与皇太子就靠近了,霸占文渊阁的秦德威反而距离皇太子远了。
如果不想这样,就要放弃绝对忠义的理论,放开文渊阁,让其他辅政大臣回文渊阁办公。
在屠侨的预想中,这样的双保险方案应该能堵死秦德威的回旋余地,让秦德威的最擅长的狡辩难以发挥作用!
但他却万万没想到,秦德威应对的态度居然如此简单粗暴,丝毫不讲究技术含量!直接不予讨论,一张口就说散会!
可能秦中堂天生有嘲讽脸,顿时把屠总宪的怒气槽拉满了。
你秦中堂太看不起人了吧凭什么对别人都是百般激辩,对他屠侨却连个基本的敷衍都懒得有
但屠总宪没有直接反击,甚至都不看秦德威,只盯着首辅翟銮。
这意思很明显,提议要退朝的秦中堂又又又侵夺你首辅的权力了!
不知道你翟首辅是否能忍得住,如果换成我,那绝对不能忍啊!
翟銮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皇帝清醒的时候,你秦德威依仗恩宠很嚣张,如今皇帝昏迷不醒了,你秦德威还这么嚣张!
于是翟首辅当场就做出了反制,霸气十足的对礼部尚书张潮说:
大概也是摸到规律了,每当朝会廷议因为秦德威出现僵局时,就请张尚书出来救场。
张老师很无奈的站了出来,说了句公道话:
秦德威义正词严的说:「当今东宫健康最为关键,天子已经不豫,东宫若稍有问题,就是社稷动荡!
所以没有什么比东宫身体更重要,谁敢忽视东宫身体
况且今日这些议题又不是什么迫在眉睫、十万火急的大事,有什么必要一定要现在议定」
说完后秦德威犹嫌不足,又补充了一句:
涉及到太子身体健康问题,和一样,又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政治正确谁也不能说这不重要。
张老师还是很公道的说:
秦德威叹了口气随口说:「屠总宪作为朝议上的新人,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啊,多研究些问题,少议论些主张啊。
屠侨:
你秦德威有完没完一年前说自己是新人,一年后还是说是新人
秦德威忽然又道:
这看起来像是句废话,但众人也都知道,秦中堂很少说毫无目的的废话。有些聪明人稍加琢磨后,顿时就品味出内涵了。
这可是浙党大佬屠侨自从去年入朝以来,第一次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主动提出主张!而且受益者是同乡张邦奇!
过去参加廷议时,屠总宪一般都是跟在别人后面说几句话,很少表达自己主见,一方面是总被秦德威嘲讽为新人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求稳。
而今天屠侨发声,经过众人琢磨过来后,忽然有点立杆亮旗的意味了。毕竟浙江作为科举强省,在高层不能没有代表声音。
还有更聪明的人意识到,秦中堂这就是对人不对事,故意扫屠侨的脸面,就和刚才扫辅政大臣之一张邦奇的脸面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秦中堂总是故意和这几个浙党大佬过不去,逮着机会就打击。
反正经过秦中堂点拨和渲染,好端端的事务问题,又上升到政治派系和斗争的高度。
想下场随便说几句刷存在的人,也都闭上了嘴,刷存在感也要看场合的,涉及到派系就小心为上!
而张老师也不说话了,退了回去,事情轻重还是分得清的,这会儿不能再扯秦德威后腿了。
别人都不给力,屠侨忍无可忍,只能亲自下场,对秦德威喝道:
秦德威则答道:「议事当然应该议,但东宫尚在幼年,议事要有节制!要有原则!
不然的话,我心里还积压了一百八十余条主张,如果今天全都抛出来议论,那要议到什么时候」
屠总宪下意识的冷笑道:
突然有人插嘴说:
你屠侨在都察院,没经历过秦中堂主持的主要针对六部的运动!
在秦中堂心中,可能真有一百八十条主张!别激秦中堂的将!
如果被秦中堂全部抛出来当议题,又干不掉秦中堂的话,那六部至少两三年不安生!
屠侨不知道有没有领会别人的意图,见有人劝阻就改口说:
你说东宫疲累就疲累你说东宫该休息就休息你是不是想挟东宫以令大臣
听到这里,众人才感觉算是质问道了点子上,刚才思路一直被秦德威牵着鼻子走。
一直在想着‘东宫健康」问题,却忽视了这个法理性问题。
面对这个质疑,秦德威非常诧异的反问道:
屠侨驳斥道:
秦德威叹道:
在大明的政治文化中,祖宗法度和先前成例仿佛都具备天然正确的魔力。
一旦朝廷遇到问题,往往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查找有没有先例,先例又是怎么处置的。
听到秦德威说出两个字,许多人顿时就绞尽脑汁的回忆起来,究竟哪个前朝有这种例子
其实也不用别人多想,秦德威自己就说了出来,「英宗皇帝冲龄践祚,当时正值三杨辅政,顾惜英宗皇帝年幼体弱,便修改了朝会和议事规矩!
之前朝会是每日一早朝,到英宗朝改为了逢三、六、九上朝,等于是三天一朝!
同时在朝会议事时,只允许奏报三件事,以此为限!而且这三件事必须先提前关白辅政大臣!」
屠侨:
这都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你秦德威一个二十几岁的人,怎么还能把百年前的旧事扒拉出来
逐渐占据了主动的秦德威质问道:「当今东宫监国,同样又是年幼临朝,与英宗朝相似,援用英宗朝成例有何不可
先例在前,又怎么能说是我秦德威独自拟定今日到此,本就该散了!」
屠侨顿时无话可说,大明政治中很多问题都是这样,只要有了先例和成法,仿佛就有了一定合法性。
对屠侨这种缺乏创新能力的传统型官员而言,维护先例成法几乎也是一种本能。
不过说到这里时,秦中堂仿佛刚想起来,宝座上还有个张太后,又转身对太后奏道:
张太后很想说一句,但根基薄弱、差点被宫人羞辱的她似乎承受不起政治风险,而且也完全找不到的理由。
张太后只能同意说。
从文华殿出来,秦中堂与其余大臣作别,独自横穿道路,前往对面的文渊阁,留给了别人一个背影。
其他人很直观的深刻感受到,秦中堂当初为什么不争辅政大臣。就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还用去争
忽然有人对张老师笑道:
如果没有张老师阻止秦德威挖大坑,别人当初议论辅政大臣人选时也想不到这出。
然后会发生什么大家今天在文华殿兴冲冲的确定了辅政大臣的事情,然后出来才发现,辅政大臣在太子周边根本没有办公点,这才叫集体尴尬!直接送脸给秦德威!
秦中堂并不知道别人在背后的议论,拐弯走到文渊阁大门时,忽然背后又有人喝道:
听声音就知道,又是张老师来说教了。秦德威无奈的和张老师一起走到宫墙角落里,询问道:
张老师犹豫着问:‘你是不是太贪权了点
秦德威答道:「譬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我也是这个道理,从不嫌少!
我如果不贪权,那岂不都让严嵩之流贪走了就严嵩等人那样,把权力让给他们于国于民有何益处
只有我秦德威才能将权力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别人没有能做得到的!
只有我秦德威知道哪里需要改进,没有权力如何推行谁又肯听从」
张老师真想不明白,不肖弟子这个真理在手、舍我其谁的态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在张老师的观念里,好像只有生而知之的圣人才会这样,但秦德威浑身上下哪点能和圣人沾上边
别人都吹秦状元是星宿下凡,张老师难道不知道底细
张老师只能提醒」了一句:
在已经深度绑定的老师面前,秦德威什么话都敢说,非常不平衡的说:‘‘老师想得有道理,但我这才到哪
要是换做一千多年前,我费了这许多力气,如今早就该封侯拜相或者大将军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了!
但在大明,掣肘者偏生就如此之多,甩都甩不掉,而且永远清理不干净!」
穿越者也不得不承认,发展到了大明时候,封建皇权的国家机器日趋严密,用教科书上的话说,叫高度完善成熟的君主专制。
可以说,大明政治制度的草创和发展,基本都是围绕着防止权臣篡位设计的,制度内部互相扯皮十分厉害。
就连秦中堂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也都放在了应对扯皮上面。
即便同是权臣,与一千多年前的同行相比,也是毫无可比性的。一千多年前的权臣谋朝篡位都是家常便饭,而在大明几乎不可能。
这就是秦德威感到最不平衡的地方了,与历朝历代相比,大明权臣的性价比真是太低了!而且两个字还要打个问号。
听到秦德威的心态,张老师忍不住吐槽说:
秦德威:
难道老师你也看出来了,王莽是个穿越者前辈
看《大明小学生》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八百三十二章舍我其谁免费阅读.
(https://www.mirenxs.com/mi/4358/11485.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