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组合拳
推荐阅读:原神:与两只芙芙的日常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对,我开挂了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德运少班主?老子不干了!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高武大秦:你也不想秘密被知道吧 【电竞】赴光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背叛立场是一件很苦难的事情,不是谁都是张廷恩、孙化贞,不得不说,这个民族每当遇到严重问题时,总是会有一些人站出来,试图只手擎天,挽狂澜于既倒。
这些人只问是非,不问个人得失,图的是对国家有利。
这一类人做的事情,注定要一定程度的伤害到既得利益者。
受限于历史认知,这一类人做的事情,往往并不触及问题的根本,他们的目的也仅仅限于为改良。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类改良的效果,中晚唐的改良给唐朝续命一百年。
这一类人的结局往往不好,因为天下人并不感谢他们。
所以,身为普通人,屁股一定要坐正,
人在古代,想快活一下,都是力气活。动动手就能爽几个小时的事情,想都别想。
内阁会议很快达成了妥协,内阁大臣们不妥协不行,因为承辉帝要恢复太祖的祖制,重启督邮。后来据不知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首辅孔照直接跪下,哀求皇帝,重启重启督邮。
尽管大周朝的督邮不是汉朝那种,仅仅就是个只有知情权和上报,还是个隐藏的职务。也就是说,太祖搞的督邮,属于亲军,私兵,不在朝廷体系内。
遇见一个有钱之后就任性的皇帝,是不是重启督邮,还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三位内阁大臣意外的团结起来了,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反复拉扯。其中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地方官员,不可使之权利过大。三个阁臣都坚持这个态度,也不说为何要坚持,这就耐人寻味了。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能不知道一个县令或一任知府,一旦不做人是个啥形态?正是因为知道,才会竭力阻止,难受的是身为群体一员,不能抖自己的老底。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县令打个折扣,一万两总要有的吧?
一万两是个啥概念,普通京城百姓,五口小康之家,月用不过二两。
如果还不明白,一个正七品官的俸禄,禄米不算,每年一百二十两银子。
就这,还是清官啊。
所以,养廉银这玩意,被后来人吹高薪养廉,人家工资本来就比你高,过的比你好,你一个屁民,跟着叫好?你是不是傻?指望一个官僚多拿点俸禄之后就不压榨你?睡醒没有?
运气不好的,这个官僚还是你选出来的,出任何问题,他直接无责,拍拍屁股走了。
不是每个总统,都叫阿连德。
言归正传,最终上喻的内容如下,郧阳属于特例,日后若重启此策,皇命、内阁公文,缺一不可。眼看皇帝要重启督邮了,士绅暂时就顾不上了。
尽管拼命的打补丁了,依旧于事无补,这个口子还是开了。
内阁散会后,三位阁臣失魂落魄的样子,看着就令承辉帝心情愉悦。
也就是太上皇这个不争气的,为了稳定皇权,别人PUA几句,就不断的砍太祖留下的政策。并以国库之银,收买官员和权贵。殊不知,这帮人的胃口,没有尽头。
收买,只能是一时之策。
一个朝廷想要长治久安,必须维护社会底层的利益。
这个阶层的基数最大,遍地干柴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是张角、黄巢、李自成。
东西方这点上是不同的,西方人在一块面包五十万马克的时候,求上帝给他们一个美术生。反鱿鱼意识法出来之后,美术生的幽灵又在西方世界的上空飘荡了。
堵别人的嘴巴这种事情,怎么想到的呢?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该蠢到做这个事情。
刘慈欣格言: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最近承辉帝养成了一个习惯,心情好的时候去元春处,心情不好,更要去。
这种大家族养出来的闺女,在没有暴露出政治倾向之前,是真的相处愉快。
元春进宫走太妃的关系,在太妃跟前待了一段时间,过给了皇后。
随着元春地位的水涨船高,最近宫里不少人靠了过来的同时,太妃那边的人走的也勤。
宫外有靠山,手里有银子之后,没必要行险的元春把自身的摆的很正。
每次见到承辉帝,都会主动提到近期与太妃那边的谁见了面,说了点啥。
承辉帝每次都默默的听,不打断这种二五仔的行为。
聪慧的元春早就看清楚了,在承辉帝跟前,最大得宠就是你得有利用价值。
贾元春的价值何在?如果她本身有价值,那也就剩下一个身体。
从她“受宠”的第一次开始,元春就已经看明白了,贾琏代表着贾家的立场,她就必须端正立场。至于太妃那边,我一个女人,还能怎么地?
通过自身来影响贾琏乃至整个贾家,在元春看来太过荒唐,毫无可能。
既然如此,那就做好本职工作,让皇帝乘兴而来,尽兴而回。
而且元春对周皇后那边的态度,日渐亲近,没事就过去走走,陪着周皇后说说话。
嘴上啥都不说的承辉帝,对元春很满意,对贾琏也很满意。
这厮虽然喜欢搞事惹麻烦,但每次总能挠在承辉帝的痒处。
老子看这帮士绅不爽已经很久了,尤其是两江那帮欠钱是大爷的士绅。
联想到以前贾琏提过的建议,在商税上做文章,承辉帝打算搞一下商税试行,针对茶叶、瓷器、丝绸三样产品,加征出口税。
这就是皇帝这种生物,别人都是鼓励出口,他倒好,反过来了,你出口越多,我就要加税越多。等政策出来了,伱看两江、江西、福建、两广的商人闹不闹。
当然现在只是想想,没具体去做。
郧阳的官府体系实际上已经崩溃了,官员倒是好办一点,难的是吏。
一个基层官府,做事主要靠吏,你们想象一下,一个县有正规编制的人不到五个。
朱元璋玩的比较极端,搞了个极端的户籍制度。
也就是说,你父亲是杀猪的,你大概率也要去杀猪了。你是军户出身,如果不能科举翻身,一辈子就是军户了。最惨的就是那些贱籍,真就是只能一个行业做一辈子。
这种世袭的籍贯政策,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有极大的危害。好处嘛,就一个,节省成本。
只能说,小农出身的朱元璋+生产力+元朝的旧制度,催生出一个缝合怪。
大周朝基本继承了明朝的户籍制度,你没看错,就是这么东西,
郧阳府的小吏,死的死,跑的跑,想做事情真就是找不到人啊。
贾琏开启了以工代赈,从修桥铺路入手,组织度更高的士兵代替了吏的作用。同时对外张榜,本人暂行郧阳知府的权利,招募人手做事,一旦录用,有XX好处。要求,本地人,男性,熟悉情况,识字。
真就是挺惨的,因为识字只能放在最后。
大周朝的识字率挺感人的,郧阳府的识字率,看着眼泪都下来了。
在郧阳地面上流窜了十几天,才找到两个读书人帮忙抄写。就这还不是不想跑,而是没跑了。民变的时候,这俩躲在家里瑟瑟发抖,也没逃过乱贼抓人。
跟着去一趟南阳府,以为是人才,被乱贼头目带着跑了,回到郧阳后,趁着熟悉地形,这哥俩跑路了。京营来了,这可不是地方上那帮只会祸害百姓,不会打仗的混蛋!
无主土地的事情,贾琏主打一个先干起来再说。别管这田谁家的,只要没人打理,都是无主土地。那些逃难的郧阳士绅,怎么都没想到,贾琏能如此的缺德。
带着人统计了一番之后,贾琏很满意,郧阳府各地的土地,六成都是无主的!
很快上喻下来了,贾琏拿到之后,主动请缨,这活我先干起来,等朝廷派员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张廷恩特意把贾琏叫去襄阳,谈了整整一夜。
担心,真的担心。毕竟这事情是第一次。以前是官田对外租,百姓被盘剥的不敢种官田。现在是把别人的土地变成官田。没人监管的话,太可怕了。
二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觉得,后果这个东西,一时半会看不到,眼下这一招对于剿贼大计有利,先不管了。
考虑三年后还要交税,贾琏把官田地租定在三成。本来想订一个一成五的,没想到被两位新来的读书人苦苦哀求,万万不可。道理很简单,一个招人恨,一个百姓觉得你傻。
贾琏也觉得步子太大会扯到蛋,勉强接受了建议。
军事上岳齐四面围堵八方张网,地方治理上,贾琏用以工代赈稳定民心,随即推出了新的土地政策。效果可以说的非常的好,首先是只要下山自首,既往不咎,其次就是成年男丁,每人可租三十亩地租为三成的官田,一年免租,三年免税。租地送种子和农具。
老百姓哪里见过这个,当场没几个人信,但架不住有人傻大胆,真就去试一试,反正没啥路可走了,试一试又不损失啥。
为了取信于民,必须搞一把营销!
第一波来租地的人,租到了土地之外,还拿到了农具和种子,并带回来一个重磅消息,每个县租地的前一百人,每亩地能享受一成的退租,按照亩产二百斤算,现在就发。你看,粮食都拉回来了。
本地百姓全都疯了,争先恐后的去县衙和府衙办理租地手续。早有准备的贾琏,依旧难以应付如此巨大的热情。不是说本地没啥人了么?突然冒出这么多人来,平时都藏哪的?
高强度的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待遇。贾琏给出了加班费这种时代离谱的待遇。
随着消息对外传播,逃往外地的百姓纷纷返回,有好处不走快点,不是傻么?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逃往外地的士绅得知这一消息后,眼前一黑者不乏其人,好几个身体不好的,当场就走了,家里还要办丧事。
外逃的士绅纷纷返回,看一眼家里的老屋子不成样子,不收拾一番没法住是小事,关键是家里的地没了。拿上带走的地契,士绅们去找官府要个说法。
官府这边早就统一了口径,对不住,黄册被烧了,你们手里地契对不上,请回吧。
满地打滚,就地撒泼的不在少数,实际情况其实没那么夸张,贾琏还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给士绅们留了三成土地的。真不是贾琏良心发现,战乱给地方人口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没那么多人来租地。所以呢,士绅们闹腾一番后,贾琏出现了,假模假式的表达了同情。
对着众士绅,贾琏声情并茂:“各位父老,朝廷制度如此,下官也就是个执行之人。这样吧,下官去请示一下,根据各位拿出的地契,官府承认一部分如何?”
正所谓,打一棒子,又给指甲盖的糖吃。
原本已经绝望的士绅们,突然又看到了保住一部分财产的希望,自然暂时先平息下来。自己去闹,哪有官府出门来的轻松呢?
贾琏顺势表示,目前官府人手不足,需要一定的文吏,有愿意者可以报名。要求,字好看,有学历的优先。同时还表示,目前官府人手不足,本地的一些职位,有举人功名的,贾琏可以代为保举,不限年龄,直接上任。
一连串的组合拳下来,连分化带瓦解,士绅们的闹腾意外的没起波澜,真不是这帮人被折服了,实在是没几个人响应,自然闹不起来。
老百姓肯定是不闹的,有举人功名的人也不会闹,因为郧阳府各县是缺官员的。朝廷对于抛弃地方跑路的官员,那是一定要处理的,最轻的都是撤职。
(本章完)
(https://www.mirenxs.com/mi/43748/12125.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