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炼虚合道 > 第92章 入静表现(十六触、十功德)

第92章 入静表现(十六触、十功德)


入静,是修行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说是后续修行的前置条件,极其关键,不可忽视。

  如果连最简单的入静都难以做到,那就不要妄谈想要练成什么境界层次了。

  入静的方法,古往今来有很多很多种,但都是手段而已,手段再多再繁杂,五花八门,最后的目的仍在于让修士自己真正静下来,身静、心静。

  不同人的资质、根骨不同,个人的喜好也有异,采用的手段方法都会有差别。

  甚至同一个人,可能前一天精神状态和今天不同,亦会采取不同方法。

  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强神功。

  江海天从头回顾修行,细细体悟着他掌握的数十种不同的入静方法,深入剖析着不同方法的本质,不知不觉中,他也极其自然地“入静成功”了。

  他的大脑固然在不停思考之中,但他的心思并不杂乱,身体的本能还在。

  从理论上来说,他依然还是“先天丹道状态”“自然而然”,不过,他依然选择刻意重走“意念周天”的路。

  他思考着各种修行秘密,结合传统的东南西北中五大流派(重阳真人北教,紫阳真人南宗,陆西星东派,李涵虚西派,李道纯中派)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明清流派、各种不同分支的说法,最后纳入《太上秘笈》之中。

  除了少阳派的丹鼎流外,他还参照文始派(楼观派、隐仙派、犹龙派都是指的这个门派,不同历史时期名称不同)起步的炼神返虚,想要把所有秘密结合起来,迈出最初的那一步。

  炼谷化精,炼精化气,百日筑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越牢固,未来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何为意念?”

  江海天坐在床上,脑中思考着这个问题。

  “是人大脑中神经元的彼此链接,产生的各种神经脉冲、突触传导的生物电?”

  “是人的心去控制?”

  “心,又是什么呢?”

  “不是生理学上的心脏,而是我们内心的思维、念头。”

  “初浅的心,只是表皮意识,识神而已,深层次的心,或许就是所谓的元神了,梵智教派有‘八识心王’的说法,最高深处为阿赖耶识。”(识神元神以后会详细论述,这里不过随意提一句)

  “周天又是什么呢?”

  “孔颖达在《礼记·月令篇疏》中说:‘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为一周天’,这个词乃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概念术语,是观察者眼睛所能看到的天体上的大圆周,可称黄道。”

  “  伍守阳的《天仙正理》说:‘小周天云者,言取象于子、丑、寅、卯等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地也’,内丹术中的周天,借用了古代天文学的概念,实则是说炼精化气时,真气(或者叫内气)由下丹田沿着督脉上行再从任脉下降回到下丹田的过程,循环一圈。黄道、天经、河车都是任督脉这一循环的代名词,不同典籍说法不同罢了。”

  “最初的意念周天,就是要构建出这么一个任督二脉真气循环的感觉。至简至易,不必产药、炼药,做一些浪费精力的功夫,应该专注于产生强烈的真气感,并且心息相依,能让自己的意念与真气配合,沿着任督二脉循环不休,构成一个圆圈。”

  “任脉乃是阴脉之海,能统领五脏六腑,督脉乃是阳脉之海,能督导周身气血。任督二脉一通,阴阳两道相合,自然能渐渐疏通其余奇经八脉。任督二脉,始终是人体最关键的两条主脉。”(我对任督有另外的深层解读,不过只传弟子,不便公之于众)

  “炼己,也就是炼心,排除杂念,集中精神,方便入静。普通的炼己,可以步入‘正念’状态,但比正念高一等的,叫做‘真意’,真意的入静程度会更深一些。一些丹经会叫真意为‘黄婆’等名词。能够顺利练出真意,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如果炼己不纯,容易心猿意马,甚至走火入魔,变成疯子。(心猿意马虽然是个非常简单的成语,但这里还是再讲一遍,心猿是心思杂乱如同蹦蹦跳跳的猿猴,意马是意神不定仿佛奔驰不休的野马,炼己就是降服心猿和意马的过程)”

  一切修行,都是降伏其心。

  一个人炼己纯粹后,自然就可入静。

  入静的生理表现又有许多种。

  从外表上去看,身躯一动不动,非常安定,呼吸也很绵长,周围人是感受不到修士的明显呼吸的。

  而从修士的自我感知来说,则能够感受自己的呼吸、脉搏、心跳,以及不同区域的气血流动。

  至于深层次的入静又或者入定后,反而会忘记自己的呼吸、脉搏、心跳,仿佛感受不到这些东西了,其实并非如此,只是自己的意念没有刻意去关注了。

  在静坐时,身体一般会出现“八触”的感觉,即:痛、痒、轻、重、冷、暖、涩、滑。细分一点还可以加上“掉、猗、冷、热、浮、沉、坚、软”,一起构成十六触。

  在梵智教派的说法中,重、沉、坚、涩属于地大性;凉、冷、软、滑属于水大性;暖、热、猗、痒属于火大性;动、掉、轻、浮属于风大性。地水火风,四大和合。

  这些身体上的变化都非常正常,修行人基本都习以为常,不会大惊小怪。(我个人实修的经验,又能总结出三十几种变化,这些变化大体还是在十六触的范畴之内,不过也有一些已经超过了古代的描述,更精微细致一些)

  而梵智教派还有一种十功德的说法,即“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这个解释起来有点复杂,单纯某一个字词的含义,其实并不是常人眼中原有的定义。

  空,只是浅空,算是初步空灵。

  明,排除杂念后,意识反倒变得更清楚明白了。

  定,不是真正的入定,仅仅是普通人状态的定,是一种简单安定,安住的状态。

  智,也不是大智慧,而是普通的聪明、机灵,灵台清明。

  做到前面的空、明、定、智后,善心,柔软会自然产生,拥有一点慈悲心念,精神修为自然会比之前提高一些。

  而喜、乐,是心停之后的状态,喜的程度比乐要深,喜粗犷一点,乐细微一点。

  解脱,并不是最终解脱,仅仅是放下自己心中的一些执念和束缚,获得一种自在满足。

  境界相应,你内心是一种什么状态,那么你就会跟某种境界相对应。

  这十种功德,或者说变化,其实是心理上的变化,属于精神层面。

  而前面的八触、十六触的说法,则是生理上的变化,属于肉体层面。

  在入静之后,出现的各种心理还有生理变化,都是经过历代前辈实修中,总结出来的,并非是纸上谈兵或者编造的一些假话。

  本章入静,以灵宝五经之一的《生天得道真经》(很多门派是以此经作为日诵晚课的)作为结语:

  杳杳冥冥清净道,昏昏默默太虚空。

  体性湛然无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


  (https://www.mirenxs.com/mi/50228/12241.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