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 第25章 水落石出

第25章 水落石出


几天之后,事情渐渐查出了眉目,姓沈的指挥名叫沈全武,家里无权无势,但极善钻营,不过七八年时间,便从一名普通厢兵,成为了领兵数百的指挥使。

  常熟县抓住他的一名没来得及逃走的亲兵,经招供,沈全武似乎受到了什么指使,但具体是吴越国内还是外国的、是谁就不清楚了。

  “此次险些酿出兵变,一定要往下查,狠狠地查,凡是涉事的军将,统统都要治罪。”

  常熟军政大小官员唯唯诺诺,点头称是。心中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兵变没有闹大,何况守御常熟城有功,至少不会被追究失职之罪。忧的是畏罪潜逃的沈全武以往给县里可是都有孝敬,万一牵扯出来,那也是一件麻烦事。

  不过几日,已经抓了十几名大小军将,指挥使也抓了四名。一时间,常熟大小军政官员噤若寒蝉。

  苏州的节镇兵终于姗姗来迟,领兵的当然不会是节度使钱元璙,但竟然也不是少帅钱文奉,而是钱元璙的副将王延孝。

  王延孝到了常熟,发现乱兵已退,无仗可打,错失了一桩大功,有些悻悻然。

  在了解了常熟的情况后,他求见张济广,请求轻判那些涉案的军将。

  “使君明鉴,末将说句不敬的话,节帅时日无多了,升天就在这几日了,少帅走不开,这才派我来常熟。如若此时常熟军将调动频繁,恐对少帅接任不利。”

  钱弘佐也在一旁,赞同道:“学生以为,确实当有此一虑。可惜,错失了此次机会,下次想要整顿常熟厢军,就要大费周章了。”

  王延孝说得很委婉,说是“调动频繁”,实则是官场大地震,很多人都要被撸下去,届时一旦钱元璙去世,军心不稳,恐生变化。

  张济广略一思索,叹了口气,便同意了。

  钱弘佐、钱弘俶一同送王延孝出来,王延孝拱手称谢:“六郎、九郎,不必远送,末将常熟事已了,不日就要返回苏州。”

  钱弘俶:“当是如此,将军回苏,代我们向伯父问好。”

  王延孝也是个办事利落的人,第二天便拔营回苏州,毕竟钱元璙去世在即,力保苏州稳定,才是要紧。

  那晚和沈全武一起喝酒的姓周的指挥使稀里糊涂地成为了替罪羊,作为主谋被砍了脑袋。水军指挥使程远山因为背景深厚,被送往苏州由钱元璙治罪。常熟都知兵马使以“御下不严”被降职留用,常熟县令则交吏部议罪。

  这件事情便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没几天,钱元璙果然病逝了,苏州派人前来报丧,作为钱元璙的侄子,钱弘佐等人于情于理都得去吊唁,张济广作为中枢的官员既然到了苏州的地头,少不得也得去吊孝。

  钱弘佐见张济广愁眉不展,便开口问道:“先生可是担忧巡边之事?”

  张济广见左右也无其他人,坦言道:“我们这一去,恐怕再想动苏州的兵,要等上一等了,国事不等人呐!”

  钱弘佐安慰道:“如今四境尚且安稳,未到火上眉梢的时候,先生不必心急。”

  张济广哂道:“等火上眉梢就来不及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更何况兵备。”

  两人便坐下来攀谈起来,不知不觉竟已聊了一两个时辰。

  钱弘佐见张济广意犹未尽,正色道:“先生,眼下有一顶顶重要之事,必须要办。”

  见张济广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钱弘佐笑道:“当食也。”

  张济广一愣,忙看向窗外,见天已快擦黑,竟然光顾着讲话,连午饭也错过了,忙叫人传来饭食,师生二人就囫囵吞枣吃了一番,权作果腹。

  张济广吃完最后一粒米,又盛了一碗汤,将汤末也刮了干净,然后放下碗筷静静地等钱弘佐吃完。张济广尊崇“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几乎不说一个字。

  等钱弘佐放下碗筷,张济广这才道:“公子明早就要去苏州了,我忝为公子老师,有些事,我不吐不快。”

  钱弘佐知道是要挨批了,哪有拒绝的道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以后冒险的事情,万万不可再做了,那日在城头,若是弩箭再低上两寸,公子恐有不可说之难啊。”

  钱弘佐起身拜道:“老师教训得是,学生记下了。”

  这时天已漆黑,奴仆来点燃了油灯,师生二人便秉烛夜谈。

  “你那日在城头立下豪言壮语,说要均田减租,不知你胸中有没有一二韬略?”

  钱弘佐讪讪道:“韬略算不上,唯有一些小想法,请老师斧正。”

  钱弘佐便将这几日来的调查与想法和盘托出。仅按常熟的厢兵来看,按国初的旧制,每名厢兵有军田五亩或鱼塘两亩三分,以稻米折算,每年可产两千斤的稻谷,按道理是足够养活一家五六口人的。

  奈何到了如今,由于受地方官与军官的双重盘剥——地方官征发徭役,如果去服徭役,农活就干不了。如果不去服徭役,则要交“当役钱”,军官放高利贷,许多厢兵没有办法只好借钱。最终钱还不上,则只好献田给军官或地主,导致许多厢兵实际上成为了佃农。

  于是他们既要承担原本的兵役的职责,还要承担徭役,又欠地主或军官的钱,还得交田租,四重大山折磨之下,已是苦不堪言。若不是常熟这鱼米之乡,但凡是换个稍微差一些的地方,他们就要造反了。这就是为什么常熟厢兵们,一被鼓动,就群起讨饷了——不发饷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钱弘佐的想法有四步,一是清查违规侵占的军田,将田产还给失地厢兵。二是裁撤一部分老弱病残,整个常熟只保留五个指挥,即大约两千多人的编制,称为卫兵,专职兵事,不服徭役,闲时练兵,忙时务农。其余厢兵化兵为民,按民籍纳粮。三是徭役以工代粮,不再征用厢兵,转而招百姓服徭役,按工钱折抵来年的该纳粮数。

  张济广听了,赞叹道:“真是英雄出少年。”

  钱弘佐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些想法,大多来自于记忆中后世王朝的作法,自己这不过是胡乱挪用而已。

  张济广见他没有骄傲之色,心中又多了几分赞赏,又给他指点了几处细节。如清查侵占的军田,如被军官侵占,则没有话说,立刻收回,论罪议处。如已作价卖给了地主,则由官买出价收回,以免触动地主的利益,阻碍改革。

  师生二人越说越兴奋,已经畅想到一旦在常熟试点成功,即可推向整个苏州,进而向整个吴越国推广,张济广兴奋地发现,一直没法推动的裁撤厢兵的提议,竟然在自己的学生这里找到了似乎可行的方法。

  只是可惜……

  两人聊到了四更天,实在困极,抵足而眠。

  第二天,就在钱弘佐等人将要启程坐船前往苏州,忽报朝廷的使者到了,有大王的旨意。

  使者进门,打眼一瞧,笑道:“原来诸位公子也在这里。”

  众人一看,竟是内侍省大太监何立善。

  何立善上前来跟钱弘佐等人寒暄,常熟的诸官这时才知道他们几人的真实身份,呆在了那里,心中暗暗后怕,心说幸亏那天没出事,要不然大王的儿子死在了乱军手中,那可真是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何立善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宣读旨意,竟是召回张济广,交由吏部议罪。

  钱弘佐一听,忙要上前理论,张济广拦住了他,坦然道:“罪臣领旨。”

  何立善手一挥:“请吧。”见钱弘佐等人欲言又止,劝慰道:“公子不必忧心,张使君不会有事的。”

  何立善转头又望向常熟的几个军政官员,尖着嗓子道:“尔等治军无方,失察在先,处置失当在后,令公子遇险,等着领罪吧。”

  几个官员连忙伏地磕头请罪,原以为没事了,没想到竟然又起波澜。


  (https://www.mirenxs.com/mi/55262/12309.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