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 > 第153章 令人抓狂,和冷静的推演

第153章 令人抓狂,和冷静的推演


(写在前面的话,本章出来的有些慢,因为这两天查各种资料,和看各种大佬的讨论结果消耗了不少时间,本章是后面星际战的某些设定内容)

  帝都郊外,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军事区,这里不像普通军事区那样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甚至连四周的围墙都是铁栏杆可见式的,再加上不到百亩的占地中,矗立的建筑物更像学校和学生宿舍,它更像是一所普通的民办高校而已。

  不过走进这里,一间教室里,一群人正在这里为着某些事情而争执着。

  “电浆炮威力大速度快,按照章院给的技术性能,一枚标准篮球大小的电浆球在太空中,需要飞行上千万公里才会因为里面的电子外溢自行消散在宇宙中,有这个距离,我们完全可以建造更大的战舰,使用更大、打的更远的电浆球,直接怼着线源跨越的出入口,出来一艘打一艘!所以防御并不是不可能,而是要建造多大的战舰,使用多少门电浆炮来满足火力密度和多目标锁定打击,如果有可能的话,死星大小的太空堡垒也不是不可能!”

  一名中校对着对面的其它校官们坚持着自己的看法,看来他是一个巨炮战舰BB党甚至是要塞党。

  “我承认电浆炮确实很好用,但是一味的追求大和远,在现场的产能制约条件下,只会陷入数量上的劣势,这就像战列舰和驱逐舰的区别,与其造一艘七万吨战列舰,不如分开造十艘七千吨的驱逐舰。电浆炮面前,不存在以大欺小的境况,你就是十万吨的战列舰也是一炮穿。”

  这名上校虽然同意中校的大炮理论,但很明显他并不是彻底的巨炮主义,而是更倾向于小而多的堆量派。

  “射程呢?!我巨炮能在一千万公里位置向你开火依旧有一炮死的毁伤威力,你那篮球大的电浆球飞一千万公里,剩下的能量连个鸡蛋都煮不熟”

  巨炮中校毫不畏惧对方的军衔比自己高一级,拿出有利的证据直接驳斥着上校。

  这个不是中校不尊敬上校,相反他们俩在私底下还是很要好的战友。

  这是这里的规矩,进入讨论现场的人不再有军衔上的高低,以及年龄上的差异,任何人的思维都是平等的,讨论只针对技战术和推演,不针对个人和身份高低。

  “千万公里就是光速也要跑30秒以上,小船干质比占便宜,加速性和速度上更有优势,有这个速度飞船早都移位成千上万公里了,这种射击连干扰和恐吓式的作用都没有,打得到和打得中是两个概念!”

  上校毫不客气的指出对方战术上的误区,赛里斯军队从建军伊始就缺粮少弹的,在军队中有三个不打:

  看不见不打,瞄不准不打,距离远不打。

  这三个不打其实就是缺乏弹药和贫穷下养成的一种老传统、老习惯,因此这样连恐吓和干扰的射击都没有起到效能的话,在上校眼中那就是严重的浪费。

  “预判啊!飞船就是再怎么之字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差个十万八千里的确实连恐吓作用都没有,但是总能贴着敌方舰队身边轰过去,我就不信对方能顶得住这样的压力!”

  中校将桌面上的水杯和笔等物体作为两方的模拟舰队,在水杯这边直接划出一条提前射击的电浆球飞行路线,而这条直线,恰恰就正好和水性笔舰队前进路线交汇……

  “想多了!飞船在太空中可不是只有左右两个方向,而是上下左右无数个方向,如果这么好打提前量的话,以前海战鱼雷艇和潜艇战果肯定能排第一!”

  上校直接拿起对方的签字笔舰队稍稍抬起高度,便轻松的‘避’过了水杯舰队打出来的电浆球。

  两人口中所说的之字型路线其实就是海军常用的航海方式。

  以前风帆时代的船只,为了让风帆更好的吃风受力,会不断的在海上变更船只的航向和调整风帆吃风面。而进入近现代的大炮潜艇鱼雷这些武器时,战舰在日常航行时也会时不时的微微调整一点转向,这点转向别看不多仅几度最多十几度,可就这么一点变向,就能让水下的潜艇刺客们辛辛苦苦抢占的鱼雷攻击位置,甚至是以扇型发射的一堆直航鱼雷失去目标。

  而上校所说的就是这种办法看似很古老的转向方法,但放到电浆炮这种能量武器时代中……

  依旧有效。

  “恐吓对方士气、干扰对方阵型!甚至是延迟对方的推进速度,都属于有效战术!”

  中校的这次又抛出来一个新的内容,这个延迟对方推进速度恰恰是上校这种避让战术中的一个缺陷,虽然不断的绕行确实能让对方的命中率下降,但不断的折返推进势必是增加了前进的距离拖延了推进速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见上校这边一下推演战法失利,另一名堆量派中校也站出来支持己方人员。

  “如果你强调巨炮巨舰甚至要塞,那么如果对方来的是更大的巨舰巨炮要塞,你的这巨舰怎么跑?多艘船只至少能做到分散兵力迂回,一边佯攻一边主攻相互掩护,可一味的将有限的资源堆到巨舰上就势必减少了我们整体可用的数量资源!”

  “一个小炮能打多大的损伤?巨型战舰和要塞肯定要考虑多锅炉……多反应堆的冗余配置,你一个篮球大的电浆炮即便是打穿战舰侧面,我充其量损失10%的能效,我再送你10%又怎样,我巨舰还能有80%的反应堆来保证我的多门主炮和副炮进行作战,小舰坑就坑在这里,只要一发标准电浆炮,你7000吨的战舰不死也得重残失去战斗力!”

  随即,巨炮BB党那边,一名上校立刻卷袖子上阵加入战局。

  而随着讨论的扩大和增加,各种战术和反击战术是层出不穷,双方是讨论得面红耳赤。

  即便这间教室具有极好的隔音能力,从外面走过的其它军人,也能隐隐约约的听到里面的争执声。

  赛里斯总参战争研究院,这里主要就是推演各种战争的发展,以及各种装备对于未来战争模式产生的各种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都会从各种角度来推演。

  说句不好听点的,就是明知道这玩意没用,但也要清楚这玩意为啥会没用。

  上次章成铭来到这里,找到这里的众多研究员们聊了很久,在走之前给他们留了一个课题,当时这些人看到这个课题时都不约而同的冒出一句话:

  “我们要用这玩意打谁?”

  这个不是笑话,因为他们必须要知道推演的对手到底是人?还是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了。

  只可惜,自从这个课题出现后,这些战争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头发都快熬白了。

  从章成铭给的太空战舰,不管是打外星生命体,还是近地轨道上轰蓝星某个跳脚挑衅赛里斯的无知骚年,这些研究员都做过天马行空的推演,想象力和各种脑洞在这里是最不缺乏的东西。

  当章成铭从小行星遇到的事情消息传回来后,研究院的人知道了原来章院给的课题就是要打外星生命体,那么对于这些研究员的苦日子就来了。

  因为信息缺失太多,甚至连推演框架都没法构建。

  任何战术推演都需要有一个条件框架,这个框架很大,从双方经济实力,兵力对比,武器和技术力量高低差等等对比,一切战术都需要在这个框架下进行推演。

  只有符合这个框架条件内的才是有效推演,哪怕是对手开着歼星舰,己方只有穿着拖鞋拿着三八大盖的游击队,只要没有跳出框架,不管后面得出来什么结果,都是有效推演。

  这就像写某些科幻小说,总要有个技术限定,要不然就成了无限的BUG外挂;你以为对面的只是穿拖鞋拿着手拉栓的游击队,结果人家主角一开火,从原力到魔法甚至是主角光环的神力,一把单发步枪打出了歼星舰的火力,还玩个屁。

  或者是像现在好莱坞大片那样,开着可以跨越星际的飞船,结果到开战时,和小混混一样拎着各种钢管砍刀两帮人在地面上你一拳我一脚上蹿下跳打的异常激烈的……

  “互殴”。

  同时框架也是圈定双方交战最终目标的核心目的。

  人类的战争无外乎就是经济利益和土地争端,是政治纷争的延续,是经济利益的纠葛还是世代种族之间的矛盾,这些都要考虑在框架之内。

  这里面还会涉及有道德伦理的下限,例如像西方古代战争中,军官可以体面的投降,甚至被俘后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得到相应的贵族待遇。

  这都是基于当时的交战规则产生的限制,那时的战争就是中世纪贵族之间村长或者镇长带着一群农夫去互殴。

  但到了两次世界大战,那就是坐在坑道里喝茶,对面冷不丁的就给你扔个毒气弹过来,抓到后就扔到冰天雪地的荒原上种土豆!

  甚至像小日子搞种族TS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因为这没下限的事也是战争手段之一。

  所以推演框架对于研究员们来说很重要,因为框架其实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双方信息的了解程度所建立的,信息越多,框架也就越完整。

  总结下来,对于框架最简单的形容:

  双方最高的技术上限,和最低的道德伦理下限。

  但现在坑爹的,就是信息的缺失啊!!

  你知道?体生命有多少人?或者说是有多少战舰?火力有多强大?战争手段是怎样的?

  现在能知道的,就是章成铭给出的那段视频中的一些小片段,唯独让人稍微感到安心的,就是对方没有像什么智子水滴那些玩意,丢一个小东西过来锁死人类的技术科技上限。

  而且对方的战略目标不是毁灭人类,而是要抓人类去做它们的奴隶工具人,为它们的生活和发展出力。

  也就是说,对方不会上来就派一艘月球大小的歼星舰过来,一炮把蓝星给轰了!

  如果这样的话,那啥推演都不用做了,因为压根没法打!赶紧集全部力量造太空城和大型飞船,赶紧送人往外跑,能跑多少跑多少,给人类的未来留点火种吧。

  如果说对敌人的了解不够多,研究员们还能凑合着根据己方的科技发展,捋出一条己方的军事实力来进行作战推演。

  但现在尴尬和坑爹的……是己方技术也是三天一变,半年前只有火箭送个百来吨的物资上太空,几个月前突然间就特么的可以一次性送一艘客货两用滚装船上去了;之前也最多是打打导弹去攻击几千公里外的目标,现在已经能电浆炮去轰一下小行星了!

  这样不断更新的技术也让之前刚刚做好的推演全部作废,一切又要全部重新来过。

  这就是让这些战争研究员们抓狂和熬白头的地方,讯息变化的太快,而且更重要的,还是对敌方信息缺乏造成的单向不透明。

  只是没办法,战争就是如此,哪怕对?体生命的信息再少,他们也要不断的去推演各种战术来做好提前的应对。

  就像他们现在讨论的内容,就是在造太空战舰时,是大舰巨舰占优?还是中小型战舰以数量占优?

  别小看他们讨论的结果,他们的结果会真的影响到未来战舰的建造发展技术方向,从而直接影响到军队战术的演变以及训练方向。

  如果是巨炮巨舰BB党思路获胜,那今后人类的主战舰,就会和无数动漫里的那样,动辄就是数万甚至几十万吨的超级巨舰迎击?体生命。

  而如果是堆量党思路占上风,那么就会出现成千上万艘几千吨的小炮舰和少量巨舰协同辅助,像蚂蚁一样堆死对手!

  同时技术发展方向上也会出现研究方向的倾斜偏差,如果研究错了……

  那损失的不仅是宝贵的时间和无数的物资和财力,更重要的,是要用无数鲜活的生命来为这个错误买单。

  而旁边的房间里,这里同样有一群人,正在争论的话题就是?体星人的技术上限,以及有可能动用的军事技术手段。

  还有其它房间,则是在讨论其它相关议题,包括还要多久才公布?体生命入侵的消息;公布消息后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整合全球资源;哪些国家可以运用与配合;什么时候开始全面开始全力转产备战……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各种军事作战战术议题中,唯独就是没有现在人类常见的航母舰载机进行打击的议题。

  这个不是他们漏了,而是……

  压根用不上!

  在研究员推演刚开始没多久,这种基于现在人类刚出现一百年的战争方式也被一些研究员们提出来过,就是舰队中依旧存在着巨型的航妈,然后在一定距离释放无数战机,像小蚂蚁一样嗡嗡嗡的飞到敌方舰队中去狂轰滥炸。

  可这种思路仅仅存在了不到半天便直接销声匿迹,再也没有人提出来过。

  大人,时代已经变了!

  航母和舰载机是人类航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军事产物,它的最大效能是利用舰船作为平台,围绕航母释放出去的飞机来扩大打击范围,同时利用飞机远比舰船更快的速度来增加打击效能。

  航母、战列舰、驱逐舰最快也就跑个35节5/60公里,但飞机轻轻松松的能达到上千公里每小时,在某种程度上,飞机是在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向海面上慢悠悠爬行的舰船发起攻击,舰船方面只能被动的承受着速度差带来的被动防御手段。

  但这里是太空,即便没有粒子推进器,舰载机在被航母释放之后,依旧也是需要化学能燃料或者小型电推来慢悠悠的飞到敌方附近发起攻击,然后攻击完后还要有足够的燃料飞回母舰……

  同时舰载机需要大量的空间去存放飞机和它们使用的燃料、弹药,势必会缩减太空飞船的空间利用率。

  如果飞机一来一回,看似消耗双份燃料,但实际上,这两份燃料还需要考虑到飞船提供的燃料储存空间及产生的质量,带着这些燃料又要消耗更多飞船自身携带的燃料,一来二去的,实际要消耗掉的燃料是四倍以上!

  有这时间和燃料直接放导弹不更香吗!

  而且现在己方已经有了粒子推进器,那么以传统化学燃料推进的舰载机更失去了战场上的用武之地。

  一台粒子推进器加上提供能源的反应堆动辄几百上千吨,你见过有几百上千吨的舰载机?

  即便造出来,你要多大的太空母舰?几十万的母舰估计都容不下几架这样庞大的‘战机’。

  而如果使用化学燃料作为推进,母船释放小飞机后,小飞机们可以通过化学能迅速的加速到比母船更快的速度扑向敌人,但飞机上的燃料DV能让飞机加速多长时间?

  一小时?还是两小时?

  而用粒子推进器引擎的母舰可以轻松长时间的推进一天两天甚至一两个月!

  到时候母舰在太空飞行的速度比自己释放出去的小飞机飞的还要快N倍……

  尴尬不?

  在此之后,航妈党彻底在讨论中消失,飞船上配置少量飞机的唯一用途,就是为了在降落星球侦查,以及中短途的直接目视观察,还有临时救援这类任务可用了。

  而那天之后,一句话也成为了各战术研究组、以及飞船设计需求组们奉为的推演第一守则:

  太空战斗第一条,怎么飞到战场,战场是什么规格。

  这一条几乎使用所有的推演组作为守则,一切战术的安排都要围绕和遵守这条规则。

  架设战场在两百万公里外,舰载机被释放后慢悠悠的需要飞几个星期,连飞过去的本事都没有的舰载机,那还不如能飞到战场上的飞船水手扔出去的一颗石头有战斗价值!

  而所有的飞船,以及上面配置的武器,维生设备也得从技术角度围绕这个问题去做文章,脱离了这个规则造出来的武器,要么就是能从技术上碾压这个规则,要么就是连标准都达不到而被直接淘汰。

  在蓝星上牛逼哄哄近百年的航妈和它的舰载机,就是因为这个第一条规则而惨遭淘汰。

  当然除了航妈党之外,巨型人型机甲也出现过讨论现场,不过比航妈党更短命,仅仅不到半个小时便被各种致命的BUG淘汰。

  这玩意除了帅、好看之外,放到战场上没有任何牛逼之处。

  速度不如战舰,防御力大家在电浆炮面前都是个脆皮鸡,但战舰就舰艏露出来的那一个小截面,降低了被打中的概率。

  如果没概念就拿起一支签字笔,将笔头对着自己,这个时候这支签字笔暴露在眼前的,只有笔的最小那一圈。这时候再看看旁边书桌上摆放站立的高达、擎天柱或者小人公仔,谁暴露的面积更多。

  说句难听点的,在相互电浆球互轰的时候,对方几十上百艘战舰轰过来的电浆球,运气好一点的甚至能从像鸟弹一样的霰弹缝隙中躲过去。

  而‘站’在太空中,牛逼轰轰威风凛凛的超大型机甲,就特么的是一个有着巨大立面体的最好‘靶子’!

  人家是想打腿还是打身子就全看对方的喜好了。

  更让人吐槽的,太空中还要造两条腿干啥?

  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出舱活动中,双腿基本上就是个固定在机械臂位置的介质而已,如果是在空间站或者其它地方行进,失去站立和支持作用的航天员,不管是固定身体还是移动,两只手在太空中的作用比两条腿更大。

  造个三头六臂的哪吒不比俩胳膊的人型机甲好用吗?

  你说两条腿可以安装推进器……

  在漂浮状态下,两条腿即便是把推进器放在脚底板,那我造六条腿的大蜘蛛有六倍的推力不比两条腿的人型机甲更香吗?

  更不用说,如果强调这样三头六臂的机甲能同时应付全向目标,那么造个圆球型的死星舰不更实用?

  圆球可比异型的机甲好造多了……

  因此,虽然这样的争论每天都在艰难的推进中,但成果还是显着的,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一点点的拼凑和推演出了各种有利和不利的设想和结果,供高层和章成铭他们进行决断。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推演最少的。

  那就是战场守则第二条:

  如何发现敌人,和隐藏自己。


  (https://www.mirenxs.com/mi/29700/12182.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