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 > 第152章 残骸体带来的震撼

第152章 残骸体带来的震撼


以桥梁博物馆闻名的省份某个山区中,有一处难得平整山谷,这里地处大山腹地,风景优美但土地贫瘠,以前还有着几十户村民在此居住艰难的在这些贫瘠的土地上生活。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里的村民很多跑外面去务工挣钱,再加上早些年国家执行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便直接将这里的村民全部搬迁到了山外面,安排了住房和耕地,或者是提供就业培训使其有足够的谋生条件,随着村民们在外面的生活越来越好,这片山林中的耕地也在大自然的反攻下逐渐的恢复到了原始的气息。

  不过今天,这片郁郁葱葱的山谷再次迎来了一批人类的足迹。

  大量军绿色的大马力越野车和高通过能力的六轮大卡车辆在傍晚时分,轻松碾过已经有些荒芜的机耕山路来到这里。

  一到现场,身着迷彩服手持武器的士兵从卡车上快速跳下,数辆特殊越野车升起身后的小尾箱,向天空迅速发射出一架架折叠无人机。

  很快,这些无人机上的热感探测器将附近山林像犁地一样给筛了一遍,不管是丛林间的奔跑的兽类,还是天空中飞行的鸟禽,全部被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的经过了多次扫描确认。

  而那些士兵们,也在各自班长的带领下,迅速的背着简易的行装进入到山谷附近的山林中进行警戒。

  当太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空中前,它的余光在努力的告诉所有人,一片庞大的积雨云正在向着这个山谷袭来。

  夜晚十一点,山风虽然有些寒凉,但空气中的湿度并没有让人感到不适,也就是说,那片雨云似乎并没有最终形成足够的厚度和水量。

  但是在山谷旁的指挥车上,担任地面指挥的少校每隔五分钟查看一次屏幕上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三架小型气象无人机在云层中收集到的云层数据,以及车辆气象雷达所探测到的云层整体厚度与宽度这些资料信息。

  片刻后,虽然天空中依旧没有任何一点降雨的迹象,但少校向所有执勤的战士们下达了穿上雨衣的命令。

  与此同时,在三百公里外的某集团军重型合成旅的拉练场地内,漆黑的夜色下看不到这里有任何的异常现象。

  但是,突然间,十二辆火箭炮车,和两辆指挥车突然犹如鬼魅般的快速出现在这片大地上。

  说它们是鬼魅是因为它们这些大型卡车居然没有一辆车开启灯光照明,每个驾驶员都佩戴着多目夜视仪在黑夜中熟练的驾驶着战车衔接着前方的车尾。

  没错,衔接。

  这些经受过多年严苛训练的专业驾驶员在这样漆黑且只有夜视仪的状态下,也依旧做到车与车之间相距不到5米的距离,在黑夜中以高速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任何行进中的车辆只要稍稍有点胆怯和迟疑,就会让整个车队连续追尾相撞。

  这样紧密的跟随是在半岛上用先烈血泪的教训学到的经验。

  当年在面对掌握制空权的灯塔国空军时,如果运输车队不迅速衔接通过暴露的道路和敌方空军巡逻区域,那么就意味着将要承受油挑子战机的疯狂扫射和轰炸,不仅会造成宝贵的物资损失,更会牺牲刚刚培养出来的汽车兵。

  整个车队首尾衔接,像一条巨蛇一样在这片崎岖的演练场土地上快速移动着。

  在收到山谷中少校所发送的坐标信息后,车队迅速分散开,按照防打击间距迅速各自进入到战位。

  六个液压盘迅速放下,在松软的泥地上支撑起整个沉重的车身,背负的发射管齐齐开始转动,对准了数百公里外的某个地方。

  十秒后,当第一发远程火箭弹发出刺耳的呼啸声,拉出一道长长的火焰和烟带扑向远处后,剩余的火箭车也开始同样发出轰鸣声。

  每辆火箭炮车按照0.8秒的最快间隔时间迅速打空背负的所有弹药,然后立刻收起发射管和液压盘,飞快的又如同带有磁力珠一样集结在一起连成长串,飞快的倒退离开现场。

  没错,倒退,因为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如果前路被炸断,需要在短时间离开暴露区域回到出发点隐蔽,敌人可不会给你时间慢悠悠的调头的。

  (注:不相信的可以在某音或者视频平台上自行搜索这类汽车兵的队列训练视频,里面大佬能展现出来技术比我写的更牛逼)

  这个火箭炮营完成了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但实弹的目标呢?

  上百发火箭弹在空中快速的飞到三百公里外的这片山区上空,多样化的可变弹头在通过北斗卫星和惯性导航多种制导手段后发现自己到达目标上空,迅速发出‘自爆’指令。

  被精准弹开的战斗部护板在气流的吹动下瞬间离开火箭弹体,在惯性作用下,弹头内部装载的无数碘化银这类催化物质在空中迅速汇聚凝结身边的水分子,在无数火箭弹最终失去动力撞到这这一带的山体上半分钟后,第一颗雨滴便砸落到了茂盛的植被上。

  很快,连绵的大雨笼罩在这片山区上空,厚实的雨云中开始传来一阵阵低沉的轰鸣声,并伴随着隐约的‘闪电’。

  如果换成是其它人,没人会认为这场雨有啥异常,但在这场雨的中心区域,山谷的上空,一个将近两百米的庞然大物,在大雨中卷动着厚厚的雨云逐渐出现在山谷的正上方。

  “打指引弹!”

  随着少校的命令,几名士兵准确的将数发35毫米燃烧弹头打在了指定的位置上,数个燃烧的小亮点指引着天空中的飞船调整着自己的方向角度。

  “真大啊……”

  一名在外围警戒的战士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黑夜中隐隐若现的大飞船,轻轻的低声吟语着。

  “别分神,注意警戒!”

  他的声音立刻招来班长的低声呵斥,小战士赶紧转头继续盯着自己所负责的方向警戒,不过几秒后,隐藏在暗处的班长通过耳机向自己手下这帮兵下达了一个新命令:

  “以陆乘风为1号岗,单数岗回头看十秒,之后轮到双数岗再看……”

  很快,飞船在船长的精准指令下,在一众船员的通力配合下,精准的着陆在这个山谷中,底部六个像牙齿一样的起落架深深的压进这片松软的土地上。

  飞船刚刚停稳,飞船艏部便传来一阵微不可闻的高频震动声,这是高频共振切割刀在切开艏部的钢板。

  数十秒后,艏部像登陆艇一样的舱门在液压臂和铰链的控制下放到了地面上。

  地面上停放的卡车、越野车在黑夜中迅速靠近舱门,其中的一辆指挥车更是直接顺着舱门形成的跳板直接开进了飞船舱内。

  “欢迎返回。”

  “欢迎登船。”

  少校和程船长相互敬礼,一阵简短的寒暄和身份确认后,一辆辆卡车通过跳板驶入先驱1号的货舱内,卸下车上携带的各种物资,再将货舱内各种包裹着帆布的大小物体吊装到车上。

  这是刚从金星返回的先驱1号飞船,跑到这个地方卸货上货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自从上次它在众多无人机灯光秀和烟火秀掩护下升空后,灯塔国和其它各国的间谍都盯上了那一带,特别是灯塔国,天空中的各种卫星是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观测,搞得现在新飞船升空都很麻烦,每次都需要搞出各种花样来掩护飞船升空,最近一次2号船升空,就是利用某天大范围的暴雨,升空后在云层中飞行几十公里进入山区后才爬升进入太空。

  因为物资比较多,装卸的时间有些久。

  “老程。”

  凌晨四点多,还剩最后几大块飞船残骸时,飞船政委找到了在检查飞船外部状态的程船长。

  “等下能不能稍微晚点起飞。”

  “晚点起飞?”

  程船长有些不解政委老搭档为何提出这个想法。

  “战士们从出航到现在一直没见……没上岸,我想让他们多呼吸下。”

  政委习惯性的差点说出在潜艇时的老术语没见阳光,潜艇是常年在水下生活,船舱里的白天黑夜是通过灯光来区别,就连时钟都是特别定制的,时针24小时才跑完一圈,哪怕是上浮充电换气,也是夜里偷偷摸摸的靠近水面用通气管慢速航行,所以长期不见阳光是潜艇生活的常态。

  但飞船不一样,太阳光是天天可以看到的,但坚实的陆地和充满泥土与植物气息的空气对于船员们来说,就成为了太空人的新奢求。

  听到这程船长明白了老搭档的想法,看了下手腕上的航海表,他下达了一个新命令:

  “所有船员,分两个班次下船!五点三十分升空!”

  先驱1号在三个月前第一次升空,干掉灯塔国的电磁监测卫星后,便飞向了金星去捞取那些?矿。

  整个打捞行动虽然出现不少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较为顺利的。

  五台改造后的深潜玖爪工作机在充满酸雨和将近100个大气压的金星表面上表现出色,不仅将将大量?矿打包收集起来,并成功的转运到了轨道上的先驱1号货舱内。

  只是按原定计划中,先驱1号船返回后有一个月的时间修整,但现在国际形势有些紧张,新船又需要时间才能完工,导致只能让先驱1号的船员们连续作战,继续返回金星去收集最后的?体碎片。

  这批碎片除了剩余的部分大块物件之外,更多的就是将坠落现场撞击地附近的表层泥土全部打包收集起来,然后带回蓝星,用共振电磁波进行照射,寻找里面散落的微小碎片。

  时间紧迫,先驱1号的船员们没有时间休整,但好在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潜艇官兵,在短暂的感受蓝星故土上清新的空气和大自然的味道后,先驱1号在雨中再次升空。

  而运回来的残骸,或者说是?矿并没有直接送去分解做更多的电浆炮和化炼区,而是首先被送到了一个秘密基地中,章成铭要先在此对这些残骸进行研究,试图在残骸中寻找到更多关于?体生命的相关信息。

  这样的研究首先就是要把所有残骸尽可能的用人类的想象能力拼凑起来,尽可能的还原出飞船原来的样子。

  本来这种事可以直接去找垚来询问,但是这家伙现在知道自己多嘴惹出的麻烦后干脆就直接装死在那块平板中睡觉,无奈之下,章成铭也只能依靠自己和其它人的帮助下来完成这个任务。

  大家先清除掉残骸外面包裹着的所有胶状体,然后将一块块残骸进行三维全方面扫描,根据收集到的不同区域进行编号,在电脑中建立起一个3D图像,就像拼图那样,一块块的进行比对和拼凑,使之最终凑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概的飞船外形。

  这样庞大的工程量章成铭一个人肯定是无法完成的,现场除了他之外,还有其它的工作人员进行辅助。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这次的主研究并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增加了星海飞跃的另一员技术大将——陆英豪。

  “老板,这些?体生命真特么牛逼,居然能利用‘假死’来缩减能量的消耗,之前你带回来的残骸中具有活跃的电子,但这些残骸内几乎没有任何电子。这就像一个冬眠的动物一样,通过减缓身体的机能运作来降低消耗,不过它们更加牛逼,甚至几乎已经完全停止。”

  空旷巨大的房间中,坐在检测仪旁的陆英豪有些兴奋的宣布着他的发现。

  虽然是研究航天飞行器出身,但因为和老板的关系,他现在可是仅次于章成铭之后,对?矿最了解的研究者。

  “差不多,换成是我,我也会选择休眠来减缓身体的衰老。”

  章成铭一边回应着,一边摆弄着手里的几块残骸。

  “那个是飞船的共振电磁波发射区?”

  陆英豪注意到这几块残骸和它们所处在的位置,都无一例外的出现一些空腔孔洞形状,这立刻让他联想到,章成铭上次‘偷偷’去小行星带的月球实验舱中,长条状的实验舱在拆除掉里面的部分设备之后,就变成了长筒空腔状态,而那个实验舱,恰恰现在就是在金星上寻找飞船残骸的主要功臣。

  “应该是!而且估计除了寻找它们同类之外,还兼具传递信息之用。”

  章成铭用粘胶简单的将它们粘在一起后回应着。

  虽说自己去小行星带溜达遇到外星生命体这事太过于诡异,但毕竟带回来的物证和视频证据确实证明了?体生命的存在,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其实章成铭并没有解释,或者说……

  国家和高层也没有多计较。

  那就是在经过对整个事件的仔细的复盘后,实验舱和粒子推进器对接后,为何会突然断开地面的控制权,以及……

  章成铭在月球上拆下来丢在山谷里的那些设备……

  这一切都说明,章成铭早在出发前,就已经计划好跑出去‘玩’了,只是跑出去玩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残骸而已。

  这个说辞说实话都牵强不已。

  甚至有人大胆的猜测,章成铭会不会是人类的叛徒,出去出卖人类的信息呢?

  这个说法也得到一些认可,可这就要解释两个问题:

  章成铭如何知道?体生命的存在呢?

  如果章成铭要出卖人类,那干啥要告诉人类实情呢?

  特别是后一条,如果章成铭真垚出卖人类,完全可以选择隐蔽这条信息,让人类就这样在内耗中度过最后的五年,等?体生命大军到达后直接出现在人类的面前带来极致的精神震撼不更好吗?

  支持和质疑的声音在经过多次讨论后发现谁都说服不了谁,但不管怎么样,双方至少都达成了一个共识:

  ?体生命会在几年后入侵太阳系,准备殖民和奴役人类做它们的工具人。

  因此不管怎样,出于对章成铭的信任,以及对?体生命来临的警戒,高层最终决定不提偷偷溜出去这件事,有些事太深究了……

  到时候可能真坏事!

  这也就是章成铭返回后,没有人提及飞船莫名其妙的失控,以及为何实验舱的设备会形成一个‘意外’产生的共振电磁波的发射器。

  这些事陆英豪也是知情者,毕竟事情发生后,他这个星海的总工肯定受到详细的询问和盘查,在高层达成一致意见后,也找到他向其说明了这些事情。

  对于这些事,陆英豪有些震惊,但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震惊,对于他的反应,国安的心理分析员只能给出一个答案:

  如果他不是事前知道,就是他已经大概猜到了某些答案,别忘记,他是星海的核心三巨头之一,而且在技术上,他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和了解章成铭。

  “老板,看下前方那些深色区域。”

  陆英豪把检查过的残骸放置到一旁,示意着自己老板去捯饬另外一区的残骸。

  这些残骸和普通残骸有些不同,除了色泽更深一点之外,晶体结构也似乎更粗糙一点,甚至微微可以看到它们的结构像蜂窝一样形成大量的六角形。

  不过通过3D成像,以及其它残骸结构的表现,他们发现这些深色晶体位于靠近飞船的头部,也就是章成铭在小行星带最初找到的那块残骸后方不远处。

  “看下这两块。”

  辅助工作人员很快把这些残骸送了过来,很快,对这两块残骸的检测分析便出来了。

  这些蜂窝结构和其它残骸在成分上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唯独就是通过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后,能清晰的看到每个蜂窝的边缘,都有细微在高温反应下的熔化痕迹。

  “这是……它们的反应堆?”

  陆英豪看着旁边另一个屏幕上显现出来的剖面图,对比着这些蜂窝处在的位置,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估计你没猜错。飞船在宇宙中飞行过程中,宇宙里游离的氦原子和氢原子会撞击在飞船的飞行正面,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撞击会产生对飞船的损伤,但对于它们来说,反而是捕捉原料的一个途径,虽然数量不多,可经久累月的时间堆积,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旅途补充方案”

  章成铭虽然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玩意,但别忘记他目前可是核聚变物理研究的第一人,第一台核聚变反应堆就是他手搓出来的,他能察觉得到,垚给它的反应堆技术中,带有这种蜂窝结构的影子。

  “卧槽!那每个蜂窝就是一个反应区,将一个个的原子丢到每一个蜂窝里进行反应来均匀获取能量,等于是它们可以将核反应控制在原子级……”

  猜到答案的陆英豪丝毫没有一点喜色,反而是一脸的凝重和震撼,而看到这玩意也是让章成铭一脸的凝重。

  目前人类不管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甚至是传统的燃油车,都是往反应堆或者是燃烧室里喷入一大堆过量的能源进行反应或者燃烧,通过反应后获取能量来进行转换。

  不仅转换效率不高,同时无形中额外反应和燃烧也平白消耗掉大量的能源。

  原本只是认为?体生命只是利用了它们?矿的天生优势来进行能量的转换,但此刻看到它们的蜂窝状反应堆,就已经彻底明白垚为何会如此吐槽人类的能量使用了,人家都可以做到原子级的精准控制,

  想想看,有这样的技术能力,对方可是从燃料能源的使用源头上,就已经精准的控制着能源的消耗量,从而达到几乎100%的能源转换效率。

  “取一小块样本出来,再从其它部位取一点样品,全部拿去给核聚变应用组的陈老他们做下测试,看看三种?矿的反应。”

  “好!”

  震惊归震惊,但两个人毕竟都算是见过各种场面的人了,在短暂的震惊后便恢复常态,开始对这些残骸做更进一步的检测。

  拆解和这样的拼接很费时费力,毕竟各种残骸需要一块块的拼接在一起,形成飞船的大概外形后再对每一部分的残骸做分析。

  这样的研究,说实话研究个十年八年可能都不会出现什么结果,但是时间又不给章成铭他们更多的机会,只能先拼凑个大概出来,然后寻找到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地方,然后将其变成无数化炼区和电浆炮中最关键的技术部分。

  但是没想到,在这样的研究没进行多久,一个意外让大家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宝藏。


  (https://www.mirenxs.com/mi/29700/12183.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