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 > 第136章 潜艇和宇宙飞船很有缘

第136章 潜艇和宇宙飞船很有缘


赛里斯西南腹地那个新建工厂,因为设计和施工几乎是同步进行,在上周重力球完成初步测试后,便在夜色中,被一辆牵引车轻松的给‘推’到飞船的组装车间中。

  来自全国的大量高级技工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迅速的将重力球和飞船进行了完整的焊接。

  此时的飞船已经开始封顶,厂房上的轨道吊车轻松的吊起一块块巨大的零钢板送都飞船上方,四周则是各种玖爪在工作架上辅助着建造工人在往船体上安装着剩余的钢板。

  庞大的船身内部,一套套设备正不断的往内部送入,各种造船工匠正在布设着各种管路和内部设施,整个施工现场是一派井然有序却热火朝天的景象。

  手脚架上,正在有人往已经搭建好的船身上涂抹一层深灰色的涂料,这是用来隐藏身形的隐形涂料,不仅降低光学可视度,而且还能吸收绝大部分雷达照射波。

  安装这种涂料防范的自然不是未来才会到来的?体生命,而是防范蓝星上的灯塔鹰国和其它西方列强,现在还不到公开?体生命入侵信息的时候,这种时候被灯塔国看到赛里斯人有了将近两百米的宇宙大型飞船……

  他们会发疯到开始胡言乱语,甚至是神经错乱搞事情来拖后腿的!

  ……虽然……他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在拖赛里斯的后腿。

  而在隔壁不远的一个小号厂房里,这里被临时改造成了一个模拟间,一块上百平方的巨大零钢板上,一群身穿特制亚麻材质短裤T恤的潜艇兵们正满头大汗的在模拟降落训练。

  按说有重力球这种东西,组建增大斥力会让飞船获得上升的力量,如果下降的时候,只要逐渐减少斥力就可以完成这种反向操作了。

  但是通过之前的实际测试重力球的表现中,所有人发现……

  好像不行!

  因为重力球在上升过程中斥力的增加,和重力的对抗犹如一种和弹性软胶体的对抗一样,双方的力量交锋虽然看不到,但却感受很顺滑。

  但下降的过程就绝对不温柔了。

  当时重力球刚刚从60%的能源射线输出,降到58%时,整个重力球突然猛然往下一沉,差点砸到地上吓坏了所有人。

  这才2%的电流变化,反应居然会那么大!!

  后来经过章成铭和其它科学家对其的研究,这才发现,零钢上的氦毛子们在增加电流刺激时会很活跃很稳定,可这种活跃状态一旦出现电流和射线的减弱时,它们不会像增加时那样匀速可控的削减自己产生的斥力。

  它们会像找到缺口的羊群一样,呼啦啦的一下子炸窝放羊一样在瞬间通过这个缺口跑掉一大批!!

  如果没有见过羊群的话,那就想象一下小学僧放学的样子吧,放学铃声一响,学校大门一开,乌泱泱冲出来的孩子能在短短两分钟内跑掉一半!

  (注:以前我们就是这么放学的(#.#))

  所以很快,解决办法也马上出现,在下降过程中,飞船只会保持和该星球同等的重力产生悬浮的斥力,就像潜艇一样悬浮在水中,然后通过外部的四台姿态发动机来赋予飞船向下飞行的动力,就像潜艇用升降舵一样向水底冲去。

  “报告,高度300米,速度每秒20米,左横移每秒2米,横倾0度,艏倾俯角3度,风速为零。”

  舵信兵涂明翑准确的报出此刻潜艇……额不,是飞船的模拟状态。

  零钢板四个角都用钢缆系在上面缆车上,不仅可以模拟出前后左右移动,也可以根据钢板上的平衡仪模拟出飞船此刻的各种倾角状态。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原始而又土鳖的模拟训练手段,没有太多的高科技,全套设备最昂贵的可能就是那几台模拟运算电脑,以及用于测量距离的几台激光测距仪。

  “一二三四号辅助发动机双轴归零,输出功率10%,点火时长8秒。准备……喷射!”

  模拟点火喷射数秒之后,计算机很快计算出数值,前移速度已经降至每秒3米。

  模拟指挥台上的程艇长似乎对这个结果还比较满意。

  “是我的话,我会设为13%的功率输出7秒。”

  下方围观兼等候下一批训练的指挥官里,有人悄声的说出自己的估算值。

  “我不会,我会5%功率输出15秒。”

  “都别说话,看老程怎么处理垂直下降,而且他现在还在艏倾姿态,我看他怎么调平。”

  “前方一、二号发动机,Z轴上仰至330度,输出功率10%,后方三、四号发动机归零,所有发动机点火时长5秒,准备——点火喷射!”

  在众人脑海中,立刻脑补出飞船的四个大型新款的辅助液体胶基变推力发动机以两个不同大角度点火,数据模拟出的推力让悬浮在空中的“飞船”电脑,控制着平台从3米高的位置慢慢的往下垂落,而前后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矩产生的作用力,也慢慢的将整艘飞船从微微头部下沉的姿态调平到水平姿态。

  “报告,下降速度每秒4米,目前高度272米。”

  测量地面和平台高度的激光测距很快将探测到的距离变化反馈到控制台上的电脑里,以1:100的比例显示着模拟高度。

  “喂喂,好像老程下降的速度太快了。”

  “没错!这家伙太冒险了!”

  众人纷纷为老程担忧起来,虽然都是老朋友,而且现在也是竞争上岗的关系,但没有人想看到自己的老朋友因为犯错而被踢出局。

  不过当事人老程却似乎一点都不着急,当平台慢慢下降到模拟100米时。

  “一二号发动机垂角200度,输出功率5%,三四号发动机垂角90度,最小输出功率3%,点火喷射!”

  指挥官老程这才不紧不慢的让底部的四台发动机以不同角度,不同输出功率的方式,开启了最后的反推。

  在计算机的计算中,最终稳稳的悬停在模拟10米高的位置上。

  这个高度已经属于很成功了,因为到达30米高度时,飞船会向地面射出六根束缚索,然后利用电机拉力慢慢的把飞船往下牵引直至平稳着陆。

  “学员,你告诉我,为什么你会选择以4米每秒的速度进行快速降落,而不是稳妥的选择以每秒1米的速度低速下降?”

  从操作台走下来,艇长老程正在接受训练官询问。

  “报告,按模拟地形图,我所停留的位置正好在一松软土层和巨大岩石的交界附近,如果下降速度太慢,我当时还存留有前移和左移速度,有一定几率会错开泥土区。”

  训练官看了一眼他的地形图,最终点点头,在这次降落模拟训练结果写上一个优秀的评语,并特别多画了一个小十字加号。

  “靠!又给老程这家伙装到了。”

  一群老战友看着老程忍不住腹诽道。

  很快,下一批训练官兵和指挥官“登”上了飞船,开始从起飞步骤模拟训练。

  站在远处,第一次欣赏完刚才整个流程的章成铭好奇的指着那个模拟训练器问到:

  “这个模拟训练器!你们从哪弄来的?”

  “临时改装的,粗糙简陋了点,让章院士见笑了。”

  身边陪同的是一名海军中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着。

  “嗐……王将军,你以为我是看不起这东西吗?我太喜欢了!你们就这么几周时间,居然一边学习一边想办法,自力更生的搞出来这个起降飞行模拟操纵设备,这太牛批了!!”

  章成铭拍着大腿夸赞到,说实话,他怎么都没想到,海军这帮人居然自己不声不响的利用现有的东西弄出这么好的模拟器,虽然外形粗陋到了极致,但特么能用、好用比什么都牛叉!

  “上面的模拟软件你们怎么做的,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除了利用工厂移动吊车这个物理模拟神操作之外,最让章成铭好奇的,就是它的那套推演模拟软件。

  “这个……这软件是一个潜艇的操控小程序,在水下,潜艇平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说个例子,一个人在常规潜艇平衡状态下,从潜艇艉部走到艏部,他60公斤的体重就能让潜艇产生头朝下的0.5度艏倾,这时候就要调整均衡水仓重新配平。”

  (注:老式潜艇吨位较小,确实不能随意走动,就是因为这个重量发生变化后,会产生潜艇姿态的改变需要重新调整配平。在《从海底出击》经典片中,紧急下潜时,所有不当值人员会在紧急下潜时迅速跑到潜艇头部的鱼雷舱,就是在给潜艇头部增加重量,这样潜艇在下潜时可以利用螺旋桨的前进推力有个向下俯冲的加速下潜力。只是一旦达到一定深度后,这些秤砣又要迅速的跑回各自岗位保证潜艇不要冲的太快避免直接冲到海底去)

  “一艘潜艇里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平衡水舱,分别掌管不同的状态,甚至每个鱼雷管都有自己的水仓,弹道导弹潜艇还有导弹平衡水舱,潜艇需要根据不同状况不时调整各水仓平衡。”

  “以前掌管各水舱的均衡手很难培养,我们总不能拿整艘潜艇的安全去训练新的均衡手。所以我们便设计研发了这套软件和模拟硬件,可以在潜艇学院里模拟实际环境,给均衡手更多的操作训练。”

  “拿过来后就稍微修改了下,我也挺意外这么好用的。”

  王将军的介绍让章成铭对这个结果既意外,又高兴,意外的是没想到潜艇部队居然有这么好用的训练手段,高兴的……自然是能看到这些潜艇兵很快的便已经逐渐适应了从海里到天上的操作学习。

  看来自己挑潜艇兵当第一批飞船成员……是没错的。

  “那个……章院士……我向你求证个事……”

  看着章成铭津津有味的看着潜艇官兵们训练,王将军突然想起一个传闻。

  “什么事?只要不涉及保密都可以。”

  “我听说……当初宇宙飞船立项后,你第一个想到最合适的驾驶员和操作员……就是潜艇官兵吗?”

  “对啊!!”

  “我能问下为什么吗?”

  章成铭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掏出自己的手机,在从以前老手机导入过来的照片中翻到一张照片,递给了王中将。

  “因为我知道,潜艇和宇宙飞船很有缘。”

  照片上有日期,是前些年三月底拍摄的,拍摄地点,是热干面市科技博物馆后码头上,那艘用于训练和开放参观的303号常规潜艇。

  而章成铭和几个人各自拿着本书站在潜艇前留念,书很有年份,封面都已经陈旧不堪,但依旧能清晰的看到上面,潜艇学院某本基础教材的书名:

  《潜艇基础知识》

  嗐!这章院!感情是个潜艇爱好者,在这扮猪吃老虎呢!!

  (注:有话说只能三百字,就放到这里了。配图就是书里所说的均衡操纵站的照片。对密集恐惧症的书友有些不友好啊。只可惜我当时的爪机拍照实在不给力,潜艇内又狭小退到后面都难以拍摄完整个场面效果,只能这样局部拍摄出来,而且我还没发完!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近百个阀门了吗?在一个多平方米的地方上下左右甚至地板就密集的集中近百个阀门。光把它们对应的水箱准确的背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水下,潜艇大头朝下大角度俯冲下潜,艇长让你给艇艏平衡水箱排水,结果操作员扭错了阀门变成了给艇艉平衡水箱排水……那是要死一整船人的!

  所以海军是个技术兵种占比极高的兵种真不是瞎说的,一个合格的海军士兵真不是两三年就能训练出来的。

  别说什么现在的潜艇自动化减轻了人的操作复杂性,但是这是军用品,打起仗来水兵们有个专业叫做损管,不管水面船只还是水下船只,遭到攻击后要应对起火、进水、爆炸等各种紧急情况,几十甚至上百条各种管路中,要清楚的知道那条是你要找到的高中低气压管路、哪条是通向相对应的水箱、舱室,在海底强大的水压下,晚一秒钟操作就意味着每一秒就有上百公斤甚至成吨的海水在涌入船体内。

  而且战时状态,船舱内还不是灯火通明状态,大概率会断电黑灯只有昏暗的紧急照明,以及充满浓烟、水汽等等影响视线的情况发生,这个真的要求船员对船只的熟悉程度极高才能做到,有人吐槽军人蒙眼操作是噱头,但那不是噱头,而是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是靠对所有阀门、部件的了解程度才能完成的。

  372艇能在突然遇到海底断崖极速下坠过程中,潜艇摇晃的状态内十秒内全艇官兵从正常静默作息转换全部到岗,立即封堵爆裂水管,根据不同区域进水、破损状态迅速调整各平衡舱止住下坠,就已经说明那船上的老兵多而且训练有素,而且牛逼的地方是人家没有直接上浮至海面【上浮至海面很容易暴露自身位置】,在这种潜艇受伤状态下仍旧水下继续潜航,更牛逼的是还完成了后面的巡逻任务直至正常返回!集体一等功的含金量真不是假的!)


  (https://www.mirenxs.com/mi/29700/12199.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