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 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 > 第135章 前置科技的新三大件

第135章 前置科技的新三大件


“嘿嘿嘿……这就是你说的新三大件?”

  听闻某件划时代技术产品要投入第一次测试,黄添荣死皮赖脸的跑了过来要凑热闹。看着眼前的那个金属球,一副贱兮兮的样子让刚刚恢复行走能力不久的章成铭恨不得过去踹上两脚。

  只可惜现在的他在医生的叮嘱下,每天也只能短时间、多频率次数的金星恢复性行走适应,要想做这么复杂的动作还是被禁止的,所以只能没好气的回应道:

  “对!三大件中的重力球!”

  两人口中所说的三大件,分为前三大件和后三大件。

  前三大件是胶基燃料、载人飞船和火箭。

  这三样东西,创造了星海打破中米航天压制和霸凌的困束,一举成为国内奠定了国内的领先基础。

  而现在的新三大件,则是要应对?体生命进攻入侵时的三种前置技术:

  核聚变应用反应堆,化炼区反应器,以及重力球装置。

  没有这三样,人类在面对外星生命体的入侵时,根本没有任何的还手余地。

  核聚变反应堆之前就已经折腾出来了,而化炼区反应器,也在十天前,在隔壁厂房里顺利的产出第一批的零钢,现在更多的化炼区正在工厂里紧锣密鼓的加紧生产中,很快就会投入生产。

  至于最后这个重力装置……

  材料学的杜老在接受了章成铭给的任务后,带着自己的学生和整个国家材料学精英所组成的技术团队,每天废寝忘食,迅速的计算和测试出氦合零钢的最佳配比方案,确定了重力球具体技术指标。

  而陈老他们核物理应用组,则是根据氦合零钢的性能参数,调整了核聚变反应堆的尺寸,以及配合杜老他们材料组,大胆的将反应堆直接安置于重力球的内部,利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射线直接轰击作用于氦合零钢上,不仅极大的缩减了重力球的体积,而且也极大的提高了反应效率。

  因为重力球的是杜老和陈老他们两个工作组协力配合下的产物,这次的重力球启动仪式上,章成铭没有到控制台,而是和自己的老兄弟坐在观礼台上,静静的看着两位老人一起摁下启动钮。

  “启动!”

  随着内部的反应堆开始释放能量和射线,重力球下方的承载压力器也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在数字显示器上,重力球赋予它的压力在迅速的减小。

  “反应堆输出功率50%!”

  “哦吼吼吼!!变小了!它的自重在变小!!”

  黄添荣兴奋的抓着章成铭的手臂摇晃着,好像这样能发泄他心中的兴奋。

  “废话!不变小难道还变大啊!”

  章成铭用力的挣开他的手,黄添荣只能赶紧去抓另一边的陆英豪,却不知陆英豪早就跑了。

  黄添荣如此失态虽然有些好笑,但现场并没有人嘲笑耻笑他,因为这里大部分都是两个工作组的技术人员,此刻的他们的心情是紧张万分,生怕眼前的重力球发生什么意外让他们的心血毁之一旦。

  不过这种事并没有发生,在黄添荣的吼叫声中,在所有工作人员揪心的注视中。

  “反应堆输出功率55%!”

  当压力器最后一个数字也变成零表示没有一公斤压力时,这枚金属制成的重力球神奇般的缓缓离开了压力器,向上缓缓的升起。

  只可惜当他离开地面不到十公分时,几条粗壮的铁链便牢牢的将它拉住,无奈的它只能微微晃动自己身体表示着不满。

  “反应堆输出功率60%!”

  当重力球体内的那台反应堆输出功率达到这个程度时,此刻的束缚重力球的铁链已经被巨大的上升力绷得紧紧的,而这个时候,铁链所连接的拉力计也清晰的显示出,此刻重力球产生的斥力,不仅将自己升入空中,甚至还产生出160吨的向上拉力!

  “反应堆输出功率65%!”

  “67!”

  “68……70!”

  “停止增加功率!”

  当功率增加到70%时,拉力已经显示到230吨,这个拉力看似不大,但却也让现场所有人员不住的欢呼雀跃!

  “成功了!成功了!”

  “铭仔,为什么只增加到70%就停止了输出功率呢?而且从55%到60%,产生的升力能达到160吨,可从65——70%只产生剩下的70吨升力?”

  和现场所有欢呼的技术人员不同,黄添荣在最开始时兴奋异常,但是此刻却突然像发现了什么隐患一样有些忧心。他这外行自然看不懂里面的门道,只是对数字较为敏感的他,立刻注意到了刚才实验中,数值变化中那异常的变化曲线。

  “这个是溢出效应和外电刺激效应。”

  章成铭快速的向老兄弟解释了一下这里面的缘由。

  氦合零钢里的氦毛子会在射线和?体矿的辅助下捕捉到引力,但是氦毛子产生斥力会经历一个奇怪的曲线过程。

  最初一开始氦毛子在射线能量的刺激下,会激活其自身能力开始‘勾搭’引力波,这个勾搭的过程会随着内部反应堆的功率输出增大逐渐增强。

  但是射线增强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反应堆的功率继续增大,其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射线达到临界值后,它的射线穿透危害性也就会显着提升。

  也就是内部的那台具有放射性的核聚变反应堆,产生出的射线会刺穿整个重力球,开始危及到周边人员、辐射周边的设备。

  因此其内部的反应堆更像是个专门用于释放射线的反应堆,它的主要用途并不是用来生产多么强悍的电能,而是用于释放射线来激活氦毛子即可。

  至于真正产生几千几万吨的斥力,则是需要用外面安全无辐射的反应堆生产出来的电力来刺激重力球。

  也就是说,采用重力球的飞船、战舰都会有两套以上的反应堆,重力球里的反应堆只提供激活氦毛子的射线,而飞船的主反应堆产生的电力则会用于二次刺激重力球来形成最大的斥力。

  “原来这样啊……那岂不是这个重力球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会产生大量的射线辐射?”

  听到这,刚刚还想上去拥抱重力球的黄添荣向后微微的后仰,双手不由自主的放在了两腿之间,似乎想距离重力球远一点,以免自己黄家的子孙袋被辐射给照到。

  “怕个毛线啊!!”

  看到老兄弟这样的表现,章成铭气不打一处来,指着重力球上面布设的大量放射监测器骂道:

  “如果特么的有危险,我早就跑了!还和你站在这里聊天!”

  “嘿嘿,也是哦……你的命可是比我金贵多了!!”

  看到自己老兄弟都不怕,总算让黄添荣放下心来。

  杜老和陈老还有现场的工作人员在欢呼五分钟后,开始继续对重力球进行更多的项目测试,其中就包括章成铭刚刚和黄添荣解释的二次刺激。

  当然不可能进行100%的全功率输出测试,毕竟就靠那些铁链是根本没法达到足够的拉力困住重力球的,只是验证在外部能源的二次刺激下,重力球表现如何。

  而重力球的实验成功消息也很快被隔壁的先驱级飞船设计与施工人员所获知,他们立刻确定下重力球的尺寸完成已经铺设龙骨的飞船设计图,而牛师傅他们施工人员,也迅速的搭建好相应的龙骨架,准备将重力球推送过来后焊接在飞船重心部位。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加速进行中。

  不过此刻,黄添荣突然想到一个新问题。

  “铭仔,那有了这玩意,是不是安装重力球的飞船也具有和蓝星一样的重力了?”

  听到这个问题,章成铭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表情。

  “这个……还真得要到太空失重的环境后进行实际测试后才能知道。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安装重力球的飞行器确实会形成一个重力场,但是……这个重力场有个很坑爹的地方……那就是它存在的区域,就是射线所到达的区域……”

  在章成铭的解释下,黄添荣立刻就明白为何老兄弟的表情那么古怪了。

  因为原理很简单,重力球里的氦毛子是需要射线和内部的?矿去激活,而这些射线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的影响,因此重力球的外壳其实含有一定量的铅和内圈一层特殊的材料,用来反射和屏蔽掉重力球内部反应堆释放出的有害射线。

  如此一来,就能避免飞船上的工作人员遭受射线伤害,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射线无法穿透重力球的外壳,那力场也没法溢出,等于是重力球释放出的重力也没法作用于飞船的各个部位。

  听到这个结果也让黄添荣无语,飞船是飞上去了,但是却没法在飞船上产生人工重力供所有来维持健康的身体。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在第一艘飞船进入到太空后便突然自动解决。

  事后章成铭和众多科学家才发现,原来在蓝星、或者是在月球,甚至是有一定引力的小行星上,重力球所产生的斥力会第一时间的形成和它们引力之间的抗力,而人体和物体都不会感受到这种抗力所产生的重力发生,而在脱离星球重力进入到失重的环境之后,重力球产生的人工重力才会在飞船内部产生一定的引力。

  但是第二个尴尬的境况就发生了,因为重力球产生的重力会向整个球体一样形成360度无死角的全方向发散,如果重力球置于飞船的中间,那么飞船上下两个区域的物体,就会很尴尬的形成一个上下不分朝向不同的错位。

  飞船上层的人员脑袋是朝向飞船的上层,而下层的人员脑袋是朝向船底壳……

  但最尴尬的还是在飞船的中间,人员如果垂立于飞船远端,也就是船头的部分,则会感觉自己是趴着或者躺着……或者说,船头船尾部分的人员当脚踩飞船地板时……脑袋是冲着飞船前后两个方向的……

  这样混乱的重力在小飞船上很容易造成人体的前庭感官紊乱,反而会让人变得极为不适应。

  这就相当于你爬一个三十米的大楼,你在一楼的时候,因为重力球在十五楼的缘故,此刻你的脑袋是向下方的,在一楼到十楼这段楼梯中,你实际上运动是在下楼!

  而走到十一楼后,由于重力的转向越来越明显,你就会变成‘躺着’平行行走于十一楼到十九楼。

  而到了二十楼后,重力方向就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真正的上楼……

  这样快速的变化爬楼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是坐电梯时……

  那才是一种考验,从一楼上电梯后,你要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迅速的调整姿态,要不然你就会体验一番天地大翻转的迅速改变历程!

  对于这个情况,设计师一开始是将重力球设置在了飞船的船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种方式对于大型战舰、大型太空城来说没啥问题,这样的转换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来变换。

  但是对于先驱级飞行器这种量级的飞船就很尴尬,因为它较小的船体没法能够有这样的尺寸余量来调整。

  不过很快,杜老他们这些材料学者们就发现,在零钢中加入一定含量的硅、碳等元素,并连接到重力球后,重力球的产生的引力会形成一个短距离单向面的释放。

  也就是说,只要在地板上铺设一层这样的金属地板材质,那么重力球释放出的引力会很奇妙的只朝着上方发送,那么就不用担心其重力的反复变换。

  同时这种发现,也让重力运用得到了更多的延伸发展。


  (https://www.mirenxs.com/mi/29700/12200.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