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谴责的妇人之仁?这是仁者的决断!
推荐阅读:大夏守国人 穿书后,夫人总想对我图谋不轨 泽海记 谍战只要我够苟,就没人怀疑我 臣溺 官道之虎枭 开局先当带路党,结局无奈成英雄 大叔饶了我,再也不敢了 师兄,怎么可以看上美貌师弟! 陈情令系列之
随着年代的流转,这些匈奴人在这里建立了家园,因对仙人存在有所敬畏,对汉朝有着异样的情感。
在他们的观念里,似乎已不再是单纯的匈奴族人。
后来汉族人渐渐融合到这里,导致如今这种局势的形成。
或许因当年秦天在此施展法术留下的深刻印记,这里的阴阳达到了罕见的平衡状态。
受制于地理条件,农田的收获并不丰厚,只是一般水平。
然而,城池周围的草场异常繁茂肥沃,足以匹敌优质牧场数亩地所产。
一块耕地相当于优质草原的三四亩,因此吸引了大量人们在此居住。
这个地方确实能为人数有限的族裔提供维生资源。
对此,秦天自然有所了解。
这里曾有许多人因此地死于非命,且阴气浓厚,若任其发展肯定会有重大的隐患。
"…"
在这块碑旁,秦天首次悟得的阴阳之道亦留下了他独特的体会,令方圆数百里内外的阴阳平衡得到升华,彼此牵一发而动全身。
加上秦天法力特质使灵气浓度提升,多种因素相加下,这片牧草极为肥美,足以支撑大量人口。
看着那随着岁月侵蚀逐渐磨损的碑铭,秦天眼中闪烁异彩。
"颇有意思,实在耐人寻味."
他轻抚着石碑,仿佛穿越时光长河,遥遥窥探过去的三百多年历史。
"碑上的记载,是指老师你吗?"沐春好奇问道。
当代被世人冠以仙名者唯有秦天一人,她自然而然地将记录归于秦天身上。
秦天微笑:"也许是?不过为师认为,这并非纪念我,更像是纪念……"
未完的话题,他停顿片刻,觉得碑铭怀念的是某种难以言述的东西,而非自己。
"你想听往事详情吗?"秦天气笑道,“好的,为师将详细讲述一番。"
冬日过去,春天再次归来,从草原返程的此刻已到六月时分。
算一算,自秦天闭关后已近满载一年时光。
这段时间内,沐春与灵夏二人进步飞快,特别是灵夏,已隐隐有化形的征兆。
秦天觉得不久后,灵夏就能 行走,不用总依偎在沐春怀中。
不知是被抱着太久习惯还是迷恋那种感觉,过去跟秦天外出时,灵夏还会下地奔腾,如今跟随沐春,连行走都变得罕见,整日黏在大师姐身上。
秦天甚至发现,灵夏的身体更为圆润丰满。
修炼进步迅速,使灵夏已不再是稚嫩模样,言辞也更加流畅利落。
秦天离去这半年,中原确有不少事情发生。
首先是刘表病情危重的消息传出。
当初听了诸葛亮的意见,刘琦借了个借口离开荆州。
可惜,刘琦的情况急转直下,很快就严重到无法言语的程度。
通常来说,垂死之人的话语最为真诚,刘表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幡然觉悟。
在他弥留之际,看清了自己两个儿子都不可依靠。
他对刘琦确实有亏欠,但刘琦并非出色的 物。
对刘琦的批评并非完全无理取闹。
对刘琦的态度不满,刘琮就更不必说了。
刘表清楚,如果把家族产业都交给刘琮,不出多久就会彻底败落。
这时,刘表想到了刘备。
所以在临终之际,刘表把刘备唤至床边,恳切地把荆州托付给他。
这种情况下,刘备是不可能接受的。
但诸葛亮在一旁说服,使刘备有所转变。
刘琮非英明主上,且易受谣言影响,荆州一旦交给他,很快就会落入曹操的手里。
经过反复权衡,尽管刘表一再退让,刘备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但刘备强调,若刘琮能证明能力,他会尽快把荆州交还给刘氏。
实际上,在把荆州委托给刘备时,刘表就没期待其返还。
谁也不会这么做吧。
刘表也就未提及誓言之事,权当是庇护无能后代的代价。
在眼下乱世,缺乏明主将导致刘氏血脉速亡。
然而,刘备的主动承诺令刘表颇感意外,仿佛心愿并未落空。
不久,刘表离世。
对于这一决定,刘家人感到极为不解。
家族基业为什么非得交给外人?
毫不奇怪,刘备遭到各方面的反对压力。
然而,因刘表亲口授命,无人敢于违逆。
这对诸葛亮而言是大喜讯,攻占荆州是他计划的重要一步。
目前看来,形势并非无法扭转,诸葛亮看到了胜利曙光。
然而这股光芒很快便消失不见。
在新年之际,曹操整顿兵马南下,首先锁定的目标正是刘备的荆州领地。
显然,曹操深知荆州战略重要性,立即整装待发,决心一搏拿下荆州。
刘备刚刚掌管荆州不久,根基尚不稳固,即便诸葛亮助阵,仍难以抵御曹操的强大冲击。
而最令刘备怒不可遏的是,刘琮竟选择了背弃。
或许是出于对曹操的刻骨仇恨,或者其他原因,总之,刘琮与曹操达成了一致合作。
尽管刘备接手了刘表的全部领土,但刘琮他们依然保留了自己的封地,并非一无所有。
在刘备坚守荆州之际,刘琮竟然主动联络曹操,意图借助他的力量,重新夺回失去的家园!
曹操对此欣喜若狂,简直是意外收获。
随之,荆州迅速落入了叛徒刘琮手中,刘备只得仓促逃离。
刘琮的愚昧行动令人震惊,人们无法想象他会这么做。
一瞬间,刘琮丧失了民心的支持。
刘琮占据了荆州,然而迎接他的只是一个破败不堪、几乎无民可治的境况。
面对如此局面,曹操自然不允许荆州由刘琮治理,于是,没过多久,刘琮成为了他对外显示宽大形象的傀儡象征。
刘琮的愚蠢举措也让治下大多数人背弃他,他们宁可选择追随刘备,也不愿为刘琮效力。
谁能预料这个家伙什么时候又会出卖他们?
因荆州难以固守,刘备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追随他的人反而愈聚愈多。
在抵达襄阳时,诸葛亮提议攻打这座城市,此时它仍在刘琮的管辖之下,并有些曹操军队留守。
攻占襄阳对刘备确实大有裨益。
然而,刘备怎能忍心伤害无辜,即使刘琮再荒谬,刘表终究还是托付给他照顾;攻城意味着可能导致刘琮受伤,这让刘备感到非常难受。
刘备希望以和解结束这场冲突,于是在城外高呼,期待刘琮能出来反思认错。
但知道自己理亏的刘琮,岂敢面对刘备,只希望找个地缝藏身。
大军压境,若刘备果真发动进攻,襄阳定难以招架。
刘琮甚至开始整理行李,预备随时撤退逃亡。
喊话许久无人响应后,刘备明白刘琮铁了心不见面,只能在城外过夜待到次日再启程。
未料,刘备低估了刘琮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清晨襄阳城内涌现众多民众和将士归顺他。
见到这样的景象,刘备心中矛盾:带领大众逃生绝非上策,但他人已经选择追随自己,他又怎能弃之不顾?
无奈之余,刘备带着这些人继续逃离,队伍到达当阳时,下属已达二十万人之众。
在抵达刘表的陵墓之际,刘备特意前来致以崇敬之意。
站在刘表墓前,刘备语重心长地说着,自我反省愈深入,眼泪不由自主地流淌,满心愧疚无法抑制。
在刘备看来,丢失荆州的罪责完全在他自己。
尽管曾暂领荆州的大任,却未能坚守领地,导致当前局势恶化,这让刘备深感亏欠了刘表的期待和委托。
如果不是关、张二将硬拽,恐怕刘备早已经被自己的痛悔情绪击倒。
他内心的自责与内疚已到达极限。
而诸葛亮在这处地方,也开始深刻了解刘备的本质,忍不住微微叹息。
诚然,刘备无意成为一个权谋之君,在太平盛世中确是一位造福于民的好君主。
但在如今这个动荡年代,唯有铁血无情者方可屹立,过于妇人之仁可能导致时机错失,局势滑入深渊。
刘备或许是个稳固根基的守护者,而非开创盛世的英主。
他过分地依赖情感引导。
然而……
诸葛亮沉思时又叹一口气。
这不正是刘备的魅力之一吗?乱世之中,正需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仁君垫底,维护所有枭雄的底线。
刘备的存在,为诸葛亮带来一抹希望的曙光。
如果真的想要刘备成为曹操那般雄才,为何诸葛亮不直接归附于他呢?
这既是刘备的短板,又是他的强项。
诸葛亮并无打算过度扭转刘备的本质。
仁德真的算是一劣势吗?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实力不足的境遇里,仁义反而是凝聚人心,累积初始影响力的法宝。
看看那些自愿跟随百姓和军队,便是明证。
得地失人,则失去全部;保人得地,则双丰收。
只要有人心,有百姓追随,自然可以慢慢壮大实力。
小火星可能最终引发燎原大火!这也是诸葛亮相信刘备的源头。
拜祭完刘表后,队伍迅速踏上了征途。
行军不同于普通旅程,人群越多速度往往越慢。
假使刘备单人独骑,一日百里或许不在话下,但现在众人簇拥,日行数里已算难得。
时间紧迫,不容许刘备缓慢行进。
看他们现在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可用以作战的将士寥寥。
一旦敌人来袭,除了迎战,还得庇护百姓。
最佳策略或许应该是撇开百姓,仅带精锐部队快马加鞭,寻觅据点安身。
这样方能回头援助民间。
面对这些民众的安危问题...只能说只能听天由命,期待敌军追兵追击时不致过度残害他们。
从理智角度而言,确实应该这样考虑。
但刘备向来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他坚持要携百姓同行,尽管此举会使他逐步接近死神的边缘!
诸葛亮既感动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慈悲在很多情况下是刘备赢得民心的关键因素,但在危急时刻却可能成为拖累他的软肋,使他陷入困境。
但此刻还不至穷途末路。
诸葛亮异常冷静,迅速做出了分兵的战略方案。
看似分散了保护力量,实际上提升了整体行进速度。
假若曹操的追击受阻,或许他们还有余裕安全撤离。
计议完毕后,诸葛亮疲惫不堪。
无法控制局势令心情恶劣,他寄希望于敌人的失误,这不是一贯属于他的处事方式。
然而,在此刻,别无它法。
于是刘备决定派遣关羽率部分士卒和民众乘坐船只先行离去,相约在汉津会合。
这样兵分两路,使得追兵难以抉择目标。
诸葛亮原建议刘备用船速更快且更安全的方式先行,以应对潜在追捕。
若是曹操追兵果真到来,也只是追逐水道上的部队,难以迅速攻占地面。
先遣走刘备无疑是明智之策。
但刘备认为,应与民共忧患,自己先行脱身,若曹操追兵因见不到他而迁怒百姓,那将是无法容忍的。
但由于水路承载能力有限,不能搭载所有百姓,诸葛亮只好尽量让更多人随船出发。
路上的人减少,部队行动更快,他们的安全也因此提升。
这时,有人提议刘备应先固守江陵。
江陵稳固才能阻断曹操南侵的路线,维护南方平安。
刘备明白,以人为本至关重要。
当初可能是出于良知和同情,不愿意看到民众受苦。
众所周知,曹军纪律一向不佳,进城必会肆虐劫掠,对城内百姓来说,实为灭顶之灾。
如今情势已不容回头。
丢弃这里的老百姓意味着多年的声望毁于一旦,这已经不再是选题,而是必须践行的责任。
自接收这些人归附以来,刘备就已别无选择。
他所能做的就是与这些百姓并肩前进,直到逃离危险,或被曹操的追军追上。
“若想成就大业,就必须把人民放在首位,如今有多少百姓跟我颠沛流离,我怎能忍心抛下他们!”刘备坚定地宣布,并坚决带领民众继续前行。
看向坚毅坚决的刘备,诸葛亮神色微微有所动。
“孔明先生,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刘备过于宽厚软弱的情况,又会怎样应对呢?”
诸葛亮的身体轻颤了一下。
“你说的‘妇人之仁’是什么含义?”
这场对话在诸葛亮来找秦天商谈的时刻发生,他此刻已明白请他出山的正是中山靖王后裔的刘备。
秦天淡然笑道:
当时,刘备仅仅因仁义着称,并没有足够实据证明他的理念和行为的真实性。
深思一会儿后,秦天缓缓开口:
"刘备如今依附在刘表名下,你想,他会感恩刘表的接纳之恩吗?"
诸葛亮认同道:“当然会,否则就愧为子民。"
既然刘表庇护了刘备,若后者没有感激之情,那岂不是连禽兽不如?
"但若是要夺得天下,刘备舍得放弃刘表的地盘吗?"
当前,江南被孙权、孙策掌控,刘备别想染指。
北方则由曹操统治,理智之人皆明白这不会是他的起始基地。
(https://www.mirenxs.com/mi/38344/12200.html)
1秒记住迷人小说网:www.miren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irenxs.com